杂花苜蓿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

被引:55
作者
张永亮 [1 ]
王建丽 [2 ]
胡自治 [3 ]
机构
[1] 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
[2] 黑龙江省农科院草业研究所
[3] 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
关键词
苜蓿; 无芒雀麦; 混播草地; 种间竞争; 群落稳定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苜蓿(M ed icag o sa tiva)与无芒雀麦(B rom us innerm is)以0.3:0.7的播种量进行混播试验,测定组分种绝对生长率(AGR)、相对生长率(RGR)、相对产量总和(RYT)以及种间竞争率(CR),探讨不同苜蓿品种+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种间竞争及稳定性。结果表明:草地生物量的净积累主要在生育前期,单播和混播草地中杂花苜蓿的AGR和RGR平均值高于敖汉苜蓿(M.sa tiva CV.A ohan);同种苜蓿混播与单播草地生物量快速积累期相同,但不同品种间有所差异,敖汉苜蓿早于杂花苜蓿(M.varia M artin.CV.C aoyuan);苜蓿在孕蕾至初花期、无芒雀麦在拔节至抽穗期AGR和RGR最高,混播降低了苜蓿的AGR和RGR值;在组分频率下,春秋二季种间竞争小于种内竞争(RYT>1),而夏季种间竞争大于种内竞争(RYT<1),苜蓿的竞争力大于无芒雀麦(苜蓿的CR>1);甘农1号杂花苜蓿(M.variaM artin.CV.G annong N o.1)与无芒雀麦混播群落稳定性较好;在苜蓿+无芒雀麦混播群落中,光资源竞争是种间竞争的关键,温度对种间竞争有明显影响,夏季较高的温度减弱了无芒雀麦的竞争力,增强了苜蓿的竞争力;夏季是混播草地中无芒雀麦种群衰退的关键时期。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苜蓿、无芒雀麦混播及单播草地产草量动态研究 [J].
张永亮 ;
张丽娟 .
中国草地学报, 2006, (05) :23-28
[2]   刈割对混播当年生物量及再生速率的影响 [J].
张永亮 ;
胡自治 ;
赵海新 ;
王健丽 .
草地学报, 2004, (04) :308-312
[3]   草地植物竞争的研究 [J].
樊江文 ;
钟华平 ;
杜占池 ;
韩彬 ;
梁飚 .
草业学报, 2004, (03) :1-8
[4]   无芒雀麦与苜蓿混播试验 [J].
宝音陶格涛 .
草地学报, 2001, (01) :73-76
[5]   人工草地群落稳定性及其调控机制研究现状 [J].
董世魁 ;
胡自治 .
草原与草坪, 2000, (03) :3-8
[6]   人工草地施肥试验研究 [J].
陈敏 ;
宝音陶格涛 ;
孟慧君 ;
何俊海 .
中国草地, 2000, (01) :21-26
[7]  
生物竞争理论[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刚,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