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哈盆地侏罗系褐煤中脱A环芳香三萜烃类的检出及其成因

被引:2
作者
王春江,夏燕青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地质研究
关键词
褐煤,脱A环芳香三萜类烃,光化学反应,微生物作用;
D O I
10.14027/j.cnki.cjxb.1995.s1.018
中图分类号
P618.110.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GC-MS技术,在吐哈盆地中侏罗统褐煤中下检出了一类脱A环芳香三萜类烃化合物,碳数范围为C20-C24;通常以m/z(M+-15)峰为基峰,D.E环开裂及重排类碎片峰具有较高丰度;根据质谱解析,裂解机理分析及对比研究,确定其具有宏的基本骨架结构,但甲基取代数量及位置各异,通常B环为芳环,C、D环各含一个双键,C-14位含有甲基。该类化合物的形成与母质和沉积环境有关,浅水淡水氧化性泥炭沼泽,有利于细菌等微生物的繁殖及其对类脂组分的改造与富集,高等植物三萜烯类母质易于通过光化学反应及/或微生物参与的脱A环和芳构化作用而形成此类化合物,此类化合物首次检出于中生代沉积有机质,表明其并非仅来源于第三纪以来的被子植物,裸子植物如针叶类也可能是重要母源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38 / 146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