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公山构造位于四川雅安市东南,为一被两条断层抬起的断垒式背斜。周公1井位于构造顶部,于二叠系玄武岩中获高产工业气流,这开辟了四川油气勘探的新领域。利用GR-Rt交会图,可判别喷发岩及其风化后的各种岩性,从而在剖面中划分出10个喷发旋回。喷发岩的原生孔隙为气孔和未填死的杏仁结构残余孔,次生孔隙为蚀变溶孔和裂缝;渗滤通过为蚀变作用和构造作用产生的溶蚀间隙和裂缝,渗透率与孔隙度无相关性;储层属裂缝-孔洞型。由于该类储层的特殊性,根据其测井资料的不同响应,可建立三种类型储层的常规测井响应模式:①孔洞与发育的裂缝组合型;②孔洞与裂缝组合型;③孔洞基本孤立存在型。前两类为有效储层,后者为无效储层。有效储层可用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参数划分为五级,即特好储层、好储层、中等储层、差储层及非储层。有效储层多分布于每个喷发旋回的中上部,说明其形成与原生孔隙发育程度和蚀变作用有关。就整个剖面而言,有效储层发育于上部的旋回,向下逐渐变差,表明其形成与构造作用产生的裂缝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