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土中铁还原与无机磷有效性的关系

被引:10
作者
曹宁
曲东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水稻土; 铁还原; 有效磷;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3.019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集我国吉林省吉林市(1号)、四川省邛崃市(2号)、江西省安福县(3号)及广东省雷州半岛(4号)等地区的四种典型水稻土,通过模拟厌氧培养试验,研究在厌氧还原条件下不同水稻土中Fe(II)产生量、有效性磷浓度及A l-P、Fe-P和O-P等无机磷形态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淹水后四种水稻土中Fe(II)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土壤有效磷浓度也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淹水60天后在1、2、3、4号土壤中,Fe(II)的净增加量分别为5.5mg g-1,4.3mg g-1,2.1mg g-1和3.7mg g-1;有效磷的增加量分别为50 mg kg-1,18.6 mg kg-1,23 mg kg-1和12.4 mg kg-1。厌氧培养30天内土壤Fe(II)产生量与有效磷浓度的变化呈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在1、2、3、4号土壤中,Fe(II)与有效磷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679、0.9744、0.8949和0.7501。
引用
收藏
页码:504 / 50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不同水稻土中氧化铁的微生物还原特征 [J].
曲东 ;
贺江舟 ;
孙丽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97-101
[2]   潜育化作用对水稻土磷素形态与供磷能力的影响 [J].
陈世俭 ;
马毅杰 .
土壤通报, 2002, (04) :275-277
[3]   氧化还原条件对土壤磷素固定与释放的影响 [J].
张桃林 ;
高超 ;
吴蔚东 .
土壤学报, 2002, (04) :542-549
[4]   干湿交替过程中水稻土铁形态和磷吸附解吸的变化 [J].
苏玲 ;
章永松 ;
林咸永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1, (04) :410-415
[5]   几种可变电荷土壤中氧化铁类型与磷吸附特性 [J].
刘凡 ;
徐凤琳 ;
李学垣 ;
陈显日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5) :45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