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的中国体育人类学——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世界大会体育人类学专题会议述评

被引:25
作者
倪依克 [1 ]
胡小明 [2 ]
机构
[1] 广州体育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体育人类学; 研究; 中国;
D O I
10.16469/j.css.2009.10.010
中图分类号
G80-05 [体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04 ; 0403 ;
摘要
从20世纪80年代的民间体育研究至今,我国的体育人类学从萌芽、成型到逐渐确立了自己的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的体育人类学研究涉及学科基础理论、少数民族身体运动游戏、竞技与人类学、民族传统体育及体育与人类发展等各个方面,正在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研究方法,成为体育的新兴学科,也成为人类学/民族学的年轻分支。2009年,国际人类学与民族学联合会第16届大会召开,我国体育学者承办了两个专题会议,开启了一个学科发展与学术交流的崭新局面。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苗族独木龙舟竞渡的体质人类学分析 [J].
杨世如 ;
胡小明 .
体育科学, 2009, 29 (07) :78-83+97
[2]   儒家休闲哲学与体育休闲观 [J].
周爱光 .
体育科学, 2008, (11) :72-77
[3]   竞技:人类进步的表征与希望 [J].
卢元镇 .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 (05) :369-372
[4]   决斗的艺术——追索竞技体育本质的另类途径 [J].
路云亭 .
体育文化导刊, 2006, (12) :86-90
[5]   论田野调查在民族传统体育研究中的应用 [J].
黄聪 ;
周伟洲 ;
张鲲 .
中国体育科技, 2006, (03) :57-60+110
[6]   蒸腾与困窘: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之惑 [J].
倪依克 .
体育科学, 2005, (09) :76-79
[7]   人类学研究的种种困惑(一) [J].
郝瑞 ;
张海洋 .
民族艺术, 2004, (01) :96-100
[8]   由英雄美女说起——论奥林匹克的人类生物共性和自然或原始基础 [J].
程大力 ;
周西宽 .
体育文化导刊, 2004, (03) :22-26
[9]   20世纪后期国外政治人类学研究的趋向 [J].
董建辉 .
国外社会科学, 2003, (01) :10-15
[10]   寂寞不是孤独——《体育人类学》读后 [J].
邱剑荣 .
体育文史, 2001, (01)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