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宜洛煤田晚石炭世地层中的异地煤

被引:7
作者
胡益成
廖玉枝
李召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河南省地矿厅
关键词
晚石炭世,异地煤,风暴作用,宜洛煤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45,P618.110.1 [];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河南宜洛煤田晚石炭世太原组中的异地煤,不存在通常在煤层中见到的那种条带状-透镜状结构,而呈现出是一种粉粒状的、具有浊积层序特征的煤层.这种异地煤的底板,不是根土岩,而是含有腕足类动物化石和痕迹化石、具有海相成因的中-粗粒石英砂岩.根据煤层及其上覆、下伏岩层的沉积特征,以及与同层位的原地生成煤在空间上的展布规律,可以证明,异地煤是由于风暴回流将大量的泥炭物质携带到平均低潮面以下较深部位沉积下来的.在这种特定条件下形成的异地煤,其性质不仅仍属于煤的范畴,而且在厚度上有时也是可采的.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南华北晚石炭世风暴事件及其对聚煤作用的影响 [J].
胡益成,廖玉枝,徐世球 .
地球科学, 1997, (01) :46-50
[2]   河南荥巩煤田太原组中风暴异地煤的煤岩煤质特征 [J].
廖玉枝,胡益成,徐世球 .
中国煤田地质, 1995, (04) :41-45
[3]   河南晚石炭世含煤地层中的风暴异地煤 [J].
胡益成 ;
苏华成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2, (03) :1-5
[4]   一个识别古代风暴作用的新标志——特征异地煤 [J].
苏华成 ;
李书舜 ;
胡益成 .
岩相古地理, 1992, (02) :1-5
[5]  
斯塔赫煤岩学教程[M]. 煤炭工业出版社 , (联邦德国)斯塔赫(Stach, 1990
[6]  
河南禹县晚古生代煤系沉积环境与聚煤特征[M]. 地质出版社 , 杨 起主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