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变形定量分析——北川-映秀断裂地表破裂带

被引:12
作者
陈桂华 [1 ]
徐锡伟 [1 ]
郑荣章 [1 ]
于贵华 [1 ]
李峰 [1 ]
李陈侠 [1 ]
闻学泽 [2 ]
何玉林 [2 ]
叶友青 [2 ]
陈献程 [1 ]
王志才 [3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国家地震活动断层研究中心
[2] 四川省地震局
[3] 山东省地震局
关键词
汶川MS8.0地震; 北川-映秀断裂; 同震地表变形; 测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在北川-映秀断裂产生了长达240km的同震地表破裂。通过详细的测量、基于测量标志与断裂变形的几何关系对数据的分析,给出了观测点的断裂同震地表变形的垂直位移、倾向水平缩短、走向滑动、断层上盘水平运动方向等参数。结果显示,断裂同震变形分布的空间变化很大,目前获得的最大水平位移位于虹口乡深溪沟,为4.98m,同时也是最大右旋走滑位移点,走滑量4.5m,而目前获得的最大垂直位移在其东北的支沟,为5.7~6.7m。NE向断裂水平位移多为1~2m,垂直位移多为3m左右,而小鱼洞-草坝分支断裂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都更小,只有0.5~1.5m。擂鼓镇附近的数据则反映与断裂相关的巨型滑坡可能将重力变形叠加到构造变形中。由断层水平缩短和垂直位移计算的断层倾角表明,北川-映秀断裂是浅部陡倾的具有走滑分量的逆断层。
引用
收藏
页码:723 / 738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库赛湖地震(MS8.1)地表破裂带的基本特征 [J].
徐锡伟 ;
陈文彬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戴华光 ;
张志坚 ;
陈永明 ;
何文贵 ;
王赞军 ;
党光明 .
地震地质, 2002, (01) :1-1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