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本质及其标准的再认识

被引:12
作者
申艳娥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心理系福建福州
关键词
建构主义思想; 心理健康本质; 心理健康标准;
D O I
10.13698/j.cnki.cn36-1037/c.2005.05.012
中图分类号
B84 [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 ; 0402 ;
摘要
本文在皮亚杰建构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健康的本质及其标准,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本质是自动调节的平衡化机制的正常运转;心理不健康不同于心理障碍,它是平衡化过程中必然出现的不平衡态。心理健康标准的个体发展性取向本身就包含了社会适应性取向,既具有文化相对性又有跨文化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3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心理健康概念与标准的再认识 [J].
刘华山 .
心理科学, 2001, (04) :481-480
[2]   内陆山区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观及心理健康教育观的调查报告 [J].
卢秀琼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 (03) :80-85
[3]   心理健康标准与学校心理辅导 [J].
刘宣文 .
教育研究, 1999, (03) :42-46+57
[4]   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 [J].
江光荣 .
教育研究与实验, 1996, (03) :49-54
[5]  
皮亚杰心理学思想方法论研究[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程利国著, 1999
[6]  
普利高津与耗散结构理论[M]. 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湛垦华等编, 1998
[7]  
儿童发展心理学[M]. 福建教育出版社 , 程利国主编,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