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州湾沉积环境演变的分析

被引:20
作者
戴纪翠
宋金明
郑国侠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山东青岛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演变; 指示因子; 胶州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6.21 [海洋沉积];
学科分类号
070704 ; 0709 ;
摘要
从剖析表征沉积环境演变的生物学、地质动力学以及地球化学指示因子入手,系统总结了近年来胶州湾沉积环境演变研究的进展,揭示了诸如有孔虫、沉积物粒度、生源要素、污染物及有机质等众多指示因子以及它们的相关组合与环境演变的关系。综合分析表明,胶州湾沉积速率较低,属于缓慢淤积的海湾,是一个典型的潮汐汊道系统。胶州湾的沉积环境演变分为4个阶段:陆相、三角洲沼泽相、海陆过渡相和海湾相。在过去的50 a中,特别是近20 a来,由于受人类活动与工业排污的影响,胶州湾的沉积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海域面积大大减少,陆源输入已经成为胶州湾沉积物的主要来源,沉积速率不断增加,局部海域特别是河口附近污染加重。这些变化都是通过各种生物、地质动力和地球化学因子来综合体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97 / 40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基于测深数据的胶州湾底质类型估计方法 [J].
吕海龙 ;
杜德文 ;
石学法 .
海洋科学进展, 2004, (03) :328-333
[2]   胶州湾现代沉积速率和沉积通量研究附视频 [J].
李凤业 ;
宋金明 ;
李学刚 ;
汪亚平 ;
齐君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3, (04) :29-33
[3]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及来源 [J].
杨永亮 ;
麦碧娴 ;
潘静 ;
殷效彩 ;
李凤业 .
海洋环境科学, 2003, (04) :38-43
[4]   胶州湾李村河口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研究 [J].
张丽洁 ;
王贵 ;
姚德 ;
段国政 .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8-14
[5]   胶州湾沉积环境与潮汐汊道演化特征 [J].
高抒 ;
汪亚平 .
海洋科学进展, 2002, (03) :52-59
[6]   胶州湾营养盐结构的长期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J].
沈志良 .
海洋与湖沼, 2002, (03) :322-331
[7]   近130年胶州湾自然形态和冲淤演变探讨 [J].
边淑华 ;
胡泽建 ;
丰爱平 ;
夏东兴 .
黄渤海海洋, 2001, (03) :46-53
[8]   影响湖相沉积岩中有机碳分布的主要因素——以三水盆地为例 [J].
刘春莲 ;
杨建林 ;
Hans-JoachimRhl ;
Annette Schmid Rhl .
沉积学报, 2001, (01) :113-116
[9]   胶州湾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分布研究 [J].
殷效彩 ;
杨永亮 ;
余季金 ;
王以勤 .
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76-80
[10]   渤海沉积物-海水界面附近磷与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模式 [J].
宋金明 ;
罗延馨 ;
李鹏程 .
海洋科学, 2000, (12)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