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甘蓝种子活力的方法与机理研究

被引:45
作者
吴道藩
宋明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2]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重庆
[3] 重庆
关键词
甘蓝; 种子; 活力; 方法; 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35.1 [结球甘蓝];
学科分类号
090202 ;
摘要
采用人工老化法获得了活力程度不同的甘蓝种子。应用浸泡—干燥处理和PEG、甘露醇、赤霉素、CaCl2 、KH2 PO4、AsA处理等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组合处理活力程度不同的种子 ,结果表明 :①以上 7种方法都能提高甘蓝种子活力 ,其中PEG处理和赤霉素处理的效果最好 ;②种子活力提高后 ,蛋白酶、脱氢酶、SOD、CAT、POD活性增强 ,种子浸提液相对电导率、MDA含量显著降低 ,这些指标与种子活力相关性极显著 ;③甘蓝种子在活力提高前后染色体形态及核型无明显变化 ;④甘蓝种子通过人工老化活力降低后 ,胚根亚细胞结构发生变化 ,活力越低 ,亚细胞结构损伤越严重 ,而通过各种方法处理提高种子活力后 ,胚根的亚细胞结构的损伤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同活力玉米种子胚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J].
刘军 ;
黄上志 ;
傅家瑞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9, (01) :65-69
[2]   香椿种子衰老机理 [J].
朱世东 ;
斐孝伯 ;
张志伟 .
安徽农业科学, 1999, (01) :62-63
[3]   坡垒、青皮种子失水过程中活力与根尖细胞亚显微结构变化研究 [J].
宋学之 ;
陈青度 ;
王东馥 ;
杨军 .
林业科学, 1983, (02) :121-125+225
[4]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的探讨——Ⅳ电导法 [J].
徐本美 ;
顾增辉 ;
任祝三 ;
不详 .
种子 , 1983, (01) :18-23
[5]   测定种子活力方法之探讨——Ⅲ.人工加速老化法 [J].
郑晓鹰 ;
任祝三 ;
郑光华 .
种子, 1982, (04) :31-34
[6]   植物染色体标本制备的去壁、低渗法及其在细胞遗传学中的意义 [J].
陈瑞阳 ;
宋文芹 ;
李秀兰 .
遗传学报, 1982, (02) :151-159+173
[7]  
1996国际种子检验规程.[M].国际种子检验协会(ISTA)编;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浙江大学种子科学中心译;.中国农业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