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抗5号看北京市夏玉米新品种的选育目标

被引:2
作者
赵久然
郭强
郭景伦
尉德铭
王长武
机构
[1]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关键词
夏玉米,唐抗5号,育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0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分析唐抗5号的主要优点,确定目前京郊夏玉米新品种选育的育种目标应为:1.首要的是早熟性:夏播全生育期(播种-成熟)应在100天以内,所需积温在2400℃以下为宜,在早熟性选育方面应特别重视将前期出叶速度快、生长期短与后期灌浆强度大,脱水快两者相结合。2.稳产性强:在感病、一般肥水条件或不利的气候年份,仍能达到亩产400kg左右的产量水平。3.高产潜力大:在一般地块应稳定在400~500kg,高水平地块应具有600kg产量水平;4.对多种病害具综合抗性:应对大、小斑病、眼斑病、矮花叶病毒病、粗缩病、褐斑病、青枯病等多种病害具综合抗性;5.适应性好:对各种土壤肥力水平、不同的播期及气候年份均有较强的适应性;6.制种产量高:制种产量应在250kg/亩以上,并且制种技术简便、易操作。上述6项育种目标对今后京郊夏玉米引种示范也具参考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7+4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1995年的低温冷害和阴害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J].
郭文利,白兴云 .
北京农业科学, 1996, (03) :15-17+36
[2]   夏玉米新品种唐抗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J].
吴绍宇,周润民,聂长松,张立华 .
北京农业科学, 1995, (03) :12+37-12+37
[3]   1994年气象条件对玉米生产的影响 [J].
郭文利 .
北京农业科学, 1995, (03) :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