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对经济增长贡献的效率研究——金融发展的阶段划分及评价

被引:6
作者
俞立平
机构
[1] 宁波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金融; 经济; 效率; 聚类分析;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聚类分析将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金融-经济系统分为传统金融时期、金融转型初期、金融转型中期三个阶段,然后选取资本存量、劳动力、金融机构人民币资金来源、M2、贷款余额作为投入变量,GDP作为产出变量,采用非径向超效率分析模型测度中国金融效率。研究表明:中国的金融-经济系统存在结构变化,金融的绝对效率较低,但相对效率水平较高,中国已经顺利完成了金融体系的转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金融效率、经济增长与收入不平等——一个内生增长模型的解释 [J].
师文明 ;
余晓辉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0, 31 (01) :69-76
[2]   区域金融效率及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持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J].
梁慧超 ;
李延军 ;
齐晓丽 .
天津商业大学学报, 2009, 29 (05) :22-26+69
[3]   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2006年 [J].
单豪杰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8, 25 (10) :17-31
[4]   金融漏损、效率修正与“反哺效应”——中国转轨经济金融低效率与经济高增长研究的新视角 [J].
安强身 .
财经研究, 2008, (04) :4-15
[5]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 [J].
袁云峰 ;
曹旭华 .
统计研究, 2007, (05) :6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