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新品种产量品质性状的综合评价及聚类分析

被引:24
作者
陈荣江 [1 ]
朱明哲 [1 ]
孙长法 [2 ]
机构
[1] 河南科技学院
[2] 新乡市锦科棉花研究所
关键词
棉花新品种; 产量性状; 纤维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2 [棉];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研究表明,13个棉花区试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下产量性状以单株成铃的变异系数最大。纤维品质性状以纺纱均匀性指数最大。通径分析结果显示,直接通径系数大小排序,产量因素性状依次为单株成铃>单铃子棉重>子指>衣分;纤维品质性状依次为纺纱均匀性指数>麦克隆值>整齐度>伸长率>比强度>2.5%跨长。主成份分析表明前4个主成份的方差累积贡献率达89.53%,已反映了所列性状的绝大部分变异信息,通过各品种的主成份得分对参试品种进行了综合评价排名,并把参试的13个品种聚为5大类。
引用
收藏
页码:264 / 26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棉花新品种主要农艺及经济性状综合评价的研究 [J].
张志刚 ;
李景龙 ;
曾昭云 ;
杨晓萍 .
江西棉花, 2003, (05) :11-14
[2]   长江流域棉花纤维品质的区域特征研究 [J].
许乃银 ;
陈旭升 ;
狄佳春 ;
肖松华 ;
刘剑光 .
棉花学报, 2003, (04) :221-226
[3]   系统聚类分析法在辣椒亲本选配上的应用 [J].
陈蕊红 ;
巩振辉 ;
琚淑明 .
西北农业学报, 2003, (01) :60-62
[4]   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相关剖析 [J].
顾双平 ;
常晓阳 .
江西农业学报, 2002, (02) :24-28
[5]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 [J].
刘英欣 ;
韩祥铭 ;
张忠联 ;
马仁元 ;
柴延生 .
种子, 1998, (05) :26-28
[6]   陆地棉产量与农艺性状的典型相关和主成份分析 [J].
周桃华 ;
蔡以纯 .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2) :140-145
[7]  
SAS 8.2统计应用教程.[M].薛富波等编;.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4,
[8]  
MATLAB数理统计(6.x).[M].陈桂明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2,
[9]  
多元统计分析.[M].袁志发;周静芋主编;.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