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镉锌矿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以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为例

被引:39
作者
叶霖
刘铁庚
邵树勋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开放实验室!贵州贵阳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
关键词
镉; 锌矿床; 成矿流体; 贵州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0.06.013
中图分类号
P592 [水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贵州都匀牛角塘富镉锌矿包裹体的研究,发现有一定数量的有机包裹体。该矿床与密西西比河谷型 (MVT)矿床相似,均属于 Na+-Ca2+-K+-Mg2+-Cl-体系,同时,两者在成矿流体温度、盐度和密度方面也有一定差别。该矿床成矿流体组分与油田卤水相似,仅 Ca2+和 Mg2+含量偏高,这可能与晚阶段的碳酸盐化有关。笔者认为,成矿流体可能与麻江古油藏的油田卤水有关,正是由于油田卤水携带了 Cd和 Zn等成矿物质,在矿区与温度和盐度较低的富含 Ca2+和 Mg2+的流体混合,使得 Cd和 Zn等成矿物质沉淀并富集成矿,同时形成方解石和白云石。从成矿早阶段到晚阶段,成矿流体的氧逸度逐渐升高,流体的 pH值(介于 6.40~ 7.30之间)也逐渐升高,说明成矿流体性质为偏碱性弱还原。成矿流体由油田卤水演变而来,其中和 Cl-含量较高,且 Cl-> F-, Na+ > K+,说明成矿物质主要以 HS-和 Cl-的络合物和有机络合物形式搬运和迁移。
引用
收藏
页码:597 / 6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