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南部西大滩盆北花岗岩的年龄与热历史

被引:16
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宋彪
周春景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北京离子探针中心
关键词
离子探针U-Ph同位素测年; 矿物对热年代学分析; 西大滩盆北花岗岩; 昆仑山南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南昆仑缝合带中段西大滩盆北花岗岩,应用不同的年代学方法,测定岩浆结晶时代和构造热事件年龄,分析构造地貌演化过程。应用离子探针方法,测出西大滩盆北花岗岩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96.4- 212.1 Ma,平均年龄204.1±2.6 Ma,代表岩浆侵位结晶时代。西大滩盆北花岗岩的黑云母K-Ar和Ar-Ar同位素年龄为134.47-145.3 Ma,指示晚期韧性剪切变形时代。应用矿物对热年代学方法,揭示出204.1-134.47 Ma、57. 67-26.0 Ma、26 Ma以来3期构造热事件,降温速率分别为6.46℃/Ma、4.91℃/Ma、3.84℃/Ma,对应的隆升速率分别为0.21 mm/a、0.16 mm/a、0.13 mm/a;说明134.47-57.67 Ma为缓慢降温和剥蚀夷平时期,对应的降温速率为0.64℃/Ma、差异隆升速率为0.02 mm/a。结合磷灰石裂变径迹测年和风火山群、五道梁群挤压缩短时代、区域伸展走滑起始年龄资料,推断昆仑山南部新生代山脉快速隆升发生于渐新世-中新世早期,估算隆升速率达0.26 mm/a。
引用
收藏
页码:628 / 635+723 +7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Isotopic evidence for the Precambrian provenance and Caledonian metamorphism of high grade paragneisses from the Seve Nappes; Scandinavian Caledonides.[J].I. S. Williams;S. Claesson.Contributions to Mineralogy and Petrology.1987, 2
[2]   燕山及邻区晚白垩世以来山脉隆升历史的低温热年代学证据 [J].
吴中海 ;
吴珍汉 .
地质学报, 2003, (03) :399-406
[3]   青海东昆仑纳赤台群基质系统与外来系统的关系 [J].
郭宪璞 ;
王乃文 ;
丁孝忠 ;
赵民 ;
刘羽 .
地质通报, 2003, (03) :160-164
[4]   藏北多格错仁红层及孢粉组合特征 [J].
吴珍汉 ;
江万 ;
Doug Nelson ;
Bill Kidd .
现代地质, 2002, (03) :225-230+331
[5]   东昆仑西大滩岩系变质和变形事件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J].
陈文 ;
郭彦如 ;
崔彬 ;
N.ARNAUD ;
张建新 ;
张彦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103-109
[6]   锆石等测年矿物的电子探针及阴极射线致发光综合研究新方法 [J].
周剑雄 ;
陈振宇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31-35
[7]   锆石SHRIMP样品靶制作、年龄测定及有关现象讨论 [J].
宋彪 ;
张玉海 ;
万渝生 ;
简平 .
地质论评, 2002, 48(S1) (S1) :26-30
[8]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9]   高喜马拉雅地区聂拉木花岗岩快速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王彦斌 ;
王军 ;
王世成 .
地质论评, 1998, (04) :430-434
[10]   青藏高原的隆起过程及其机制探讨 [J].
钟大赉 ;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89-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