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城市老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升级改造的思考

被引:8
作者
韩闪闪
王艳阳
王乾勋
史德雯
机构
[1] 北京市首都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开发有限公司
关键词
城市老城区; 防洪排涝; 雨洪利用; 绿色与灰色基础设施; 海绵城市; 数学模型;
D O I
10.16867/j.issn.1673-9264.2018207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TU998.4 [城市防风防洪];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近年来,我国一些城市内涝、"看海"问题频现,城市老城区内涝问题尤其突出。分析了城市老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以北京市某公交场站为例,采用数学模型法,对项目建设前后的内涝风险进行模拟评估,并结合模拟结果提出不同的内涝防治策略。结果表明,在外部排水设施改造困难情况下,城市老城区防洪排涝系统应结合海绵城市及绿色基础设施建设以加强源头控制和雨洪利用为重点;以雨水管道为代表的灰色基础设施在降低城市老城区内涝风险中有着重要作用;利用绿色基础设施进行源头控制对减缓城市老城区洪涝灾害具有一定效果;建议尽快开展对老城区中绿地、广场等开放空间的改造利用,使其具备蓄、滞、渗等海绵功能,从而尽快缓解老城区的洪涝风险。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快速评估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中的应用研究 [J].
王乾勋 ;
赵树旗 ;
周玉文 ;
刘江涛 ;
魏杰 ;
陆耀宗 .
中国给水排水, 2016, 32 (09) :149-154
[2]   海绵城市中的市政排水系统 [J].
张辰 .
工程建设标准化, 2016, (02) :6-7
[3]   快速评估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中的改进应用 [J].
周玉文 ;
赵树旗 ;
王乾勋 ;
刘江涛 ;
魏杰 .
给水排水, 2016, 52 (02) :45-48
[4]   大型城市排水防涝系统快速评估模型构建方法及其应用 [J].
马洪涛 ;
付征垚 ;
王军 .
给水排水, 2014, 50 (09) :39-42
[5]   地铁建设中雨水资源化技术分析与对策 [J].
任育才 ;
周毅 .
绿色科技, 2014, (07) :275-277
[6]   雨水控制利用在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分析 [J].
王海潮 ;
尚静石 ;
张书函 ;
陈建刚 .
给水排水, 2013, 49 (05) :125-129
[7]   从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看排水规划的发展趋势 [J].
谢映霞 .
城市规划, 2013, 37 (02) :45-50
[8]   在城市发展转型中重构——关于城市内涝防治问题的战略思考 [J].
任希岩 ;
谢映霞 ;
朱思诚 ;
王文佳 .
城市发展研究, 2012, 19 (06) :71-77
[9]   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设计中的若干关键技术 [J].
张书函 ;
丁跃元 ;
陈建刚 .
水利学报, 2012, 43 (03) :308-314
[10]   缺水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及补偿机制未来研究方向探讨 [J].
胥卫平 ;
司训练 ;
李括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1, (04) :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