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背坞金矿区及其外围前寒武系控矿构造解析

被引:1
作者
项新葵
沈廷远
许建华
机构
[1] 江西省地质矿产局九一六大队
关键词
大背坞金矿区; 前寒武系; 构造解析; 构造控矿;
D O I
10.13686/j.cnki.dzyzy.1993.03.006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大背坞金矿区及其外围前寒武系经历了三期构造变形:第一期形成近东西向障公山扇形复背斜及轴面流劈理;第二期形成北东向中常褶皱及轴面折劈理;第三期形成北东向挤压破碎带。第三期构造变形发生于700Ma左右。三期构造变形使围岩中分散的金富集形成三期含金石英脉。成矿受早元古代障公山群第五岩组矿源层、障公山复背斜西倾伏端、折劈理带、挤压破碎带复合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14 / 2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 [1] 赣东北前震旦纪地质.[M].马长信等著;.地质出版社.1992,
  • [2] 江西省区域地质志.[M].江西省地质矿产局 编.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