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危机与路径选择

被引:26
作者
陈东利
机构
[1]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慈善组织; 公信力危机; 路径选择;
D O I
10.13763/j.cnki.jhebnu.psse.2012.01.020
中图分类号
D632.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信力是慈善组织的生命,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一个国家慈善事业发育程度的重要指标。近来"郭美美事件"、"中非希望工程事件"、"尚德诈捐门"等一系列慈善业乱象,导致慈善组织公信力陷入危机,对中国慈善事业造成了致命伤害。究其原因在于"官办"慈善组织缺乏有效监管、"民办"慈善组织缺乏合法地位、慈善法律规范性不强、信息不透明等问题的存在。对于慈善组织本身来讲,挽回公信力的关键在于增强道德使命感、提高制度规范性和自律性以及促进慈善组织专业化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论吉登斯的信任理论 [J].
董才生 .
学习与探索, 2010, (05) :64-67
[2]   慈善、慈善事业及其“现代困境” [J].
陶海洋 .
浙江学刊, 2008, (04) :73-76
[3]   中国古代慈善组织发展的历程与特点 [J].
赵倩 ;
尹建军 .
湘潮(下半月), 2007, (06) :18-19
[4]   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的若干思考 [J].
黎昕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10) :162-165
[5]  
我国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建设研究[D]. 邢凯燕.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9
[6]  
国外社会学理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少杰主编, 2006
[7]  
慈善遭遇信任危机 .2 21世纪经济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