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AVS与重金属生物毒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利锋
温琰茂
朱娉婷
机构
[1]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2] 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广东省重点实验室 广州
[3] 嘉应学院环境工程研究所
[4] 梅州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关键词
城市污染河道; 酸挥发性硫化物; 同步提取金属; 生物毒性;
D O I
10.13227/j.hjkx.2007.08.022
中图分类号
X522 [河流];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采集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污染河道佛山水道表层沉积物和上覆水样品,测定了沉积物AVS,Eh,SEMPb,SEMCd,SEMCu,SEMZn,SEMNi,SEMCr,及上覆水Eh,DO.同步进行了底栖动物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了城市污染河道沉积物AVS与重金属生物毒性的关系.主要研究SEM-AVS判据在判断城市重污染河道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方面的作用.所测AVS最大值为69.579μmol/g,最小值为0.339μmol/g,均值为20.283μmol/g;各采样站位∑SEM5(SEMPb,SEMCd,SEMCu,SEMZn,SEMNi之和)最大值为23.067μmol/g,最小值为1.062μmol/g;底栖动物种类和数量均较少,且基本为耐污种,优势种为水丝蚓.13个采样站位中,∑SEM5-AVS<0的有9个,MDS分析结果显示:这9个站位中的7个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相似程度高.这表明重污染河道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毒性与SEM-AVS的值关系密切,SEM-AVS判据在判断重污染区域重金属的生物毒性方面具有较大作用;同时说明重污染河流重金属生物毒性比较复杂,不能完全由SEM-AVS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1810 / 18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佛山水道底泥重金属污染调查 [J].
利锋 ;
韦献革 ;
余光辉 ;
温琰茂 ;
何树悠 ;
张磊 ;
骆海萍 ;
黄雁云 ;
任露陆 .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06, (04) :12-14+18
[2]   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垂直变化特征研究 [J].
宋进喜 ;
李金成 ;
王晓蓉 ;
刘康 ;
马俊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271-274
[3]   海洋沉积物中Zn对底栖端足类生物的毒性 [J].
韩建波 ;
马德毅 ;
闫启仑 ;
王菊英 ;
许道艳 ;
陈淑梅 ;
陈红星 ;
阎吉成 .
环境科学, 2003, (06) :101-105
[4]   香港河流及近海表层沉积物和孔隙水的毒性研究 [J].
梁涛 ;
陶澍 ;
贾振邦 ;
林健枝 ;
王保强 .
环境科学学报, 2001, (05) :557-562
[5]   胶州湾养殖海区沉积物中酸可挥发性硫的研究 [J].
霍文毅 ;
李全生 ;
马锡年 .
地理科学, 2001, (02) :135-139
[6]   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多元变量统计分析 [J].
马藏允 ;
刘海 ;
王惠卿 ;
王世权 .
中国环境科学, 1997, (04) :10-13
[7]   乐安江沉积物酸可挥发硫化物含量及溶解氧对重金属释放特性的影响 [J].
文湘华 ;
HerbertE.Allen .
环境科学, 1997, (04) :33-35+93
[8]   底泥中酸性挥发硫及同步浸提金属的测定 [J].
林玉环 ;
郭明新 ;
庄岩 .
环境科学学报, 1997, (03) :9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