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锰在贵州阿哈湖沉积物中的分离

被引:12
作者
汪福顺
刘丛强
梁小兵
魏中青
李军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阿哈湖; 铁锰分离; 沉积物; 矿山废水;
D O I
10.13227/j.hjkx.2005.01.029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贵州阿哈湖 1982年扩容后 ,长期受到煤矿废水的污染 ,大量铁、锰元素随废水带入湖中 .研究发现 :主要来自酸性矿山废水的还原态溶解铁、锰离子在入湖向下游迁移过程中发生了显著地分离 .受岩溶地区湖泊较强的酸中和能力及近年人为石灰投放的影响 ,湖泊未被酸化 ,Fe2 + ,Mn2 + 在入湖运移过程中由于氧化速率的差异 ,在不同的湖区发生沉积 ,形成了铁、锰在水平迁移上的明显分离 ;锰在深湖区上层沉积物中富集现象明显 ,并在沉积深度上与铁形成垂向上的显著分离 .经过陆源校正 ,证实铁、锰在阿哈湖的显著分离的开始是对该湖扩容事件的响应 .扩容后下游沉积物中铁含量逐渐减少 ,孔隙水中溶解铁分布特征也指示铁还原作用主要发生在沉积物下层 ,表明铁在沉积后再迁移能力较弱 .锰还原过程则发生在上层沉积物中 ,再迁移能力很强 .本研究还提出了来自煤矿废水的Fe2 + 、Mn2 + 在入湖水平运移过程中 ,铁、锰逐步分离、富集以及在沉积深度上的分离模式 .
引用
收藏
页码:135 / 1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SWB-1型便携式湖泊沉积物─界面水取样器的研制 [J].
王雨春 ;
黄荣贵 ;
万国江 .
地质地球化学, 1998, (01) :94-96
[2]   锦州湾沉积物芯样中重金属污染及变化动态 [J].
马嘉蕊,邵秘华 .
中国环境科学, 1994, (01) :22-29
[3]  
环境化学导论[M]. 复旦大学出版社 , 俞誉福等编著, 1997
[4]  
水化学[M]. 科学出版社[瑞士]斯塔姆(Stumm, 1987
[5]  
Remobilization of trace metals induced by microbiological activities near sediment-water interface, Aha Lake, Guiyang[J] . Fushun Wang,Congqiang Liu,Xiaobing Liang,Zhongqing Wei.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 2003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