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药渣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13
作者
刘芬 [1 ]
倪慧 [2 ]
卿德刚 [2 ]
孟大利 [1 ]
李宁 [1 ]
贾晓光 [2 ]
机构
[1] 沈阳药科大学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药民族药研究所
关键词
胀果甘草; 甘草药渣; 化学成分; 鉴定;
D O I
10.14142/j.cnki.cn21-1313/r.2011.04.006
中图分类号
R284 [中药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对甘草药渣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为甘草资源的再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硅胶、聚酰胺柱色谱及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9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桦酯酸(betulinic acid,1)、光甘草酮(glabrone,2)、甘草黄酮C(li-coflavone C,3)、甘草黄酮B(licoflavone B,4)、3-羰基甘草次酸(3-oxo-18β-g lycyrrhetinic acid,5)、芒柄花素(form onoetin,6)、甘草黄酮(licoflavone,7)、β-谷甾醇(β-sitosterol,8)、胡萝卜苷(daucostero l,9)。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甘草药渣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4、5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离得到。
引用
收藏
页码:312 / 31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千斤拔化学成分研究 [J].
孙琳 ;
李占林 ;
韩国华 ;
华会明 .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2009, (05) :364-367
[2]   骆驼刺的化学成分研究 [J].
张贵杰 ;
李宁 ;
熊元君 ;
李铣 ;
李勇 ;
贾晓光 .
中国药学杂志, 2009, 44 (12) :897-899
[3]   甘草废渣中黄酮成分的研究 [J].
杨琳 ;
车庆明 ;
毕诚 ;
孙启时 .
中草药, 2007, (05) :671-673
[4]   栽培甘草的化学成分研究 [J].
白虹 ;
窦德强 ;
裴玉萍 ;
陈英杰 ;
吴立军 .
中草药, 2005, (05) :652-654
[5]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P].蔡葵燕..2002,
[6]  
微贮甘草渣粗饲料技术[P]. 郭明;李莲瑞;龚明福.中国专利:CN1322483A,2001-11-21
[7]  
食用菌培养料[P]. 郭明;胡建伟;龚明福.中国专利:CN1292990A,2001-05-02
[8]  
一种甘草膏及其生产工艺[P]. 乔仲和;胡自如.中国专利:CN1144105A,1997-03-05
[9]  
甘草纸浆(纸粕)及其制品[P]. 丁树乔;丁树钢.中国专利:CN1126262A,1996-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