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贝人工育苗的改进研究——Ⅰ.改进采苗器及抑制细菌

被引:1
作者
张福绥
何义朝
马江虎
刘祥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贻贝; 人工育苗; 平均壳长; 采苗器; 附着基; 幼虫密度; 海水; 细菌; 改进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七十年代初期,我国开始发展贻贝(Mytilus edulis L.)的生产性养殖。当时苗源有限,苗种供应严重不足,人工培育贻贝苗遂成为着手解决缺苗的技术问题。经1972—1973年的研究,我们与烟台地区海水养殖试验场等提出了一套育苗工艺,育苗水体最高单产量达到137万/m3。又经数年研究,最高单产量即达360万/m3,平均单产量稳定在150—200万/m3。再后几年的实验结果,使我们意识到:用原方法育苗要进一步大幅度提高单产量会有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海水水质条件的恶化,有时会给育苗带来一些干
引用
收藏
页码:590 / 59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贻贝采卵试验报告 [J].
楼子康 ;
刘祥生 ;
何义朝 ;
李淑英 ;
张福绥 ;
陈昭华 ;
张秀峰 ;
张乃石 .
水产学报, 1982, (02) :139-145
[2]   春季繁殖期两茬贻贝苗的培育 [J].
张福绥 ;
楼子康 ;
马江虎 ;
刘祥生 ;
李淑英 .
海洋与湖沼, 1982, (01) :87-96
[3]   贻贝人工育苗高产问题的探讨 [J].
张福绥 ;
楼子康 ;
刘祥生 ;
何义朝 ;
李淑英 ;
马江虎 ;
陈昭华 ;
张秀峰 .
海洋与湖沼, 1981, (03) :279-285
[4]   贻贝(Mytilus edulis)人工育苗的研究 [J].
聂宗庆 ;
王中元 ;
牛锡端 ;
季梅芳 ;
沈决奋 ;
陈文华 ;
刘丽华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79, (01) :13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