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道夫对盲囊线虫rDNAITS遗传标记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何芳
翁亚彪
林瑞庆
李安兴
朱兴全
机构
[1] 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院
[2]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鲁道夫对盲囊线虫; ITS-1; ITS-2; PCR-SSCP; 序列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83.1 [线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实验通过对鲁道夫对盲囊线虫(Contracaecumrudolphii)rDNA的第一及第二内转录间隔区(ITS- 1及ITS -2 )进行PCR扩增、PCR SSCP分析及序列分析,以明确ITS 1及ITS 2是否可作为C. rudolphi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发现:C .rudolphiirDNAITS序列存在种间差异,并且差异显著,但是种内序列一致,没有差异。本实验证明C rudolphii确为由两个种(C .rudolphiiA和C rudolphiiB)组成的复合种,ITS -1及ITS- 2可作为两个姊妹种的遗传标志。
引用
收藏
页码:77 / 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Assessing sequence variation in the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 of ribosomal DNA within and among members of the Contracaecum osculatum complex (Nematoda: Ascaridoidea: Anisakidae) [J].
Zhu, XQ ;
D'Amelio, S ;
Paggi, L ;
Gasser, RB .
PARASITOLOGY RESEARCH, 2000, 86 (08) :677-683
[2]   用核糖体DNA的ITS序列探讨中国柽柳科植物系统分类中的几个问题 [J].
张道远 ;
陈之端 ;
孙海英 ;
尹林克 ;
潘伯荣 .
西北植物学报, 2000, (03) :421-431
[3]   青海湖裸鲤寄生对盲囊线虫的种群生态研究 [J].
杨廷宝 ;
廖翔华 ;
曾伯平 .
水生生物学报, 2000, (03) :213-218
[4]   裸鲤体腔寄生舌状绦虫和对盲囊线虫的种类确定 [J].
杨廷宝 ;
廖翔华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128-129
[5]  
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美)J.萨姆布鲁克(JosephSambrook);(美)D.W.拉塞尔(DavidW.Russell)著;黄培堂等译;.科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