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1 条
贵州大树茶的核型变异与进化
被引:22
作者:
梁国鲁
周才琼
林蒙嘉
陈家玉
刘君素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贵州茶叶科学研究所重庆,重庆,湄潭县,湄潭县,湄潭县
来源:
关键词:
核型;
进化;
茶组;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3 [植物细胞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090102 ;
摘要:
本文对贵州大树茶7种1变种11类型的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种类均为二倍体2n=30。五室茶Camellia quinquelocularis 2n=30=24m+6sm;四球茶C.tetracocca 2n=30=22m+8sm;大理茶C.taliensis 2n=30=22m+8sm;秃房茶C.gymnogyna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假秃房茶C.gymnogynoides 2n=30=22m+6sm+2st与2n=30=20m+8sm+2st;榕江茶C.jungkiangensis 2n=30=20m+8sm+2st;茶C.sinensis 2n=30=20m+8sm+2st以及变种淡红花茶C.sinensis var.ruolla 2n=30=20m+8sm+2st;均属2A核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组植物演化中起了重要作用。所划分的两大类核型,即m和sm类与m,sm,和st类是与其子房室数,即5室和3室相一致的。根据核型的不对称性程度、外部形态及生化分析,探讨了各种类的亲缘关系与系统演化途径;论证了茶组植物的原产地是位于滇、桂、黔毗邻交汇处的云贵高原,探讨了茶组植物的分类学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5+395
+395-396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