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半滑舌鳎仔、稚鱼视网膜结构与视觉特性
被引:23
作者:
马爱军
[1
]
王新安
[1
]
庄志猛
[1
]
张秀梅
[2
]
张立敬
[1
]
机构:
[1] 农业部海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开放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半滑舌鳎;
视网膜;
结构;
视觉特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4 [动物形态学];
S917.4 [水产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0908 ;
摘要:
对1-50d半滑舌鳎仔、稚鱼视网膜和全长50mm的半滑舌鳎幼鱼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d仔鱼色素层形成,15d仔鱼没有显著的视网膜运动反应,25d时具有正常感受自然光的明视功能,43d半滑舌鳎稚鱼适应自然光的功能丧失;(2)半滑舌鳎仔鱼阶段感受细胞主要为高密度的单锥,视杆细胞和双锥细胞出现的较晚;单锥融合成双锥时,由于半滑舌鳎视锥细胞椭圆体细长,融合程度较差,尽管在视网膜横切面上能够看到双锥,但在切向切面上仍呈现单锥排列方式;随其生长发育,视锥和神经节细胞密度降低,视杆细胞密度增加,31d后视杆细胞数量显著增加;同时,外核层细胞核与神经节细胞的比值增大,网络会聚程度提高;相关数据表明,20-31d是视网膜结构和视觉特性发生明显变化的过渡时期,这是与半滑舌鳎从浮游生活到底栖生活生态环境的变化相适应的;(3)半滑舌鳎内核层结构特殊,50mm时只有1层水平细胞,属感光系统不发达类型,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共4-5层,但不可分辨;内核层细胞层数的减少,基本上没有分化的水平细胞、双极细胞和无长突细胞,说明半滑舌鳎视网膜的光敏感性不高;(4)半滑舌鳎仔鱼浮游生活阶段视敏度较高,视觉在捕食行为中具有重要意义;底栖生活后,视敏度和光敏感性都较差,视觉在捕食行为中不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4 / 363
页数:10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