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典型苔草湿地生物量季节变化及固碳功能评价

被引:27
作者
吴琴 [1 ,2 ]
尧波 [1 ]
朱丽丽 [1 ]
幸瑞新 [1 ]
胡启武 [1 ,2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
[2] 鄱阳湖湿地与流域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鄱阳湖; 湿地; 灰化苔草;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进一步评估鄱阳湖湿地碳平衡,量化湿地固碳功能,于2009年9月~2011年5月,在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以灰化苔草为建群种的洲滩湿地,采取收获法测定了灰化苔草4个生长季的地上、地下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NPP)。结果表明:1)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分别为146.08~1 770.67、1 806.27~4 032.56g/m2;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的比例变化范围为2.08~17.44,平均值为5.19。2)苔草地上地下生物量、NPP均表现为春季高于秋季。3)受洲滩淹水时间影响,苔草生物量、NPP具有显著的年际差异,2010~2011年度苔草NPP仅相当于2009~2010年度的62.5%;NPP的下降地上部分较地下部分更明显。4)鄱阳湖湿地苔草固碳潜力巨大,2个年度固碳量分别为1 923.83,1 231.21gC/m2。
引用
收藏
页码:215 / 2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鄱阳湖苔草湿地非淹水期CO_2释放特征.[J].胡启武;幸瑞新;朱丽丽;吴琴;尧波;刘影;胡斌华;.应用生态学报.2011, 06
[2]   植物功能性状与湿地生态系统土壤碳汇功能 [J].
王平 ;
盛连喜 ;
燕红 ;
周道玮 ;
宋彦涛 .
生态学报, 2010, 30 (24) :6990-7000
[3]   鄱阳湖湿地植物生态系统结构及湖水位对其影响研究 [J].
胡振鹏 ;
葛刚 ;
刘成林 ;
陈伏生 ;
李述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0, (06) :597-605
[4]   闽江口湿地互花米草地上生物量的月动态特征 [J].
李丽纯 ;
林瑞坤 ;
吴振海 ;
陈家金 ;
杨凯 ;
徐宗焕 .
资源科学, 2009, 31 (11) :1967-1972
[5]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森林植被碳贮量及固碳潜力估算 [J].
张林 ;
王礼茂 ;
王睿博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 (02) :111-115
[6]   三江平原不同水位梯度湿地地上生物量动态特征 [J].
郭雪莲 ;
吕宪国 ;
戴国华 .
生态环境, 2008, 17 (05) :1739-1742
[7]   巴音布鲁克高寒草甸不同群落类型的生物量 [J].
胡玉昆 ;
李凯辉 ;
王鑫 ;
范永刚 ;
张晓艳 ;
吾买尔吾守 .
资源科学, 2007, (03) :147-151
[8]   长白山区沟谷沼泽湿地乌拉苔草(Carex meyeriana)地上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相关性分析 [J].
徐惠风 ;
刘兴土 ;
陈景文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7, (01) :356-359
[9]   基于Landsat-TM数据鄱阳湖湿地植被生物量遥感监测模型的建立 [J].
李健 ;
舒晓波 ;
陈水森 .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494-498
[10]   三江平原湿地沉积有机碳密度和碳储量变异分析 [J].
张文菊 ;
吴金水 ;
童成立 ;
杨钙仁 ;
胡荣桂 ;
唐国勇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4) :537-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