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失衡与重构

被引:2
作者
穆雪峰
张勇
机构
[1] 孟村回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失衡; 政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在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应依据公共产品的层次和特性,构建政府、农村社区、私人部门、非营利性组织(也称第三部门)四位一体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结构。目前,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主体却存在着严重失衡的问题,从根本上制约着农民、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应对其进行改革与重构,要营造一种有益于实现农村公共产品提供主体多元化和多层次制度安排的良好的政策与制度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1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税费改革后我国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研究 [J].
宋巨盛 .
农业经济, 2005, (05) :11-13
[2]   农村税费改革面临的现实约束解析 [J].
谢群 .
农业经济, 2005, (05) :15-16
[3]   公共物品的多元化供给 [J].
涂晓芳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02) :88-93
[4]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 [J].
熊巍 .
中国农村经济, 2002, (07) :36-44
[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的经济学研究 [J].
黄志冲 .
中国农村观察, 2000, (06) :35-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