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嫩平原氟中毒区地下水氟分布规律和成因研究

被引:32
作者
汤洁
卞建民
李昭阳
邴智武
查恩爽
王晨野
毛子龙
机构
[1]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
松嫩平原; 氟中毒; 水化学特征; 富集; 成因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3 [水文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自中新生代以来,在松嫩平原巨大的断陷盆地内沉积了巨厚的古近-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物,形成了由潜水和承压水组成的大型蓄水构造。该区潜水和第四系承压水氟含量较高,在194个样品中,氟的均值为3.45mg/L,范围值为0.25~14mg/L。饮用高氟地下水导致氟中毒大规范流行。研究表明高氟地下水主要分布在山前补给区-蒸发排泄区的过渡带和盆地中部地下水强烈蒸发带,地下水化学类型为HCO3-Na·Mg和HCO3-Cl·Na型,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为689.84~2005.6mg/L。高氟水的形成与气候、水文、地质构造、岩石与土壤、水文地质和水化学条件等自然因素有关,同时受不合理开采地下水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开展氟病区地下水环境特征和高氟水成因研究对于有效实施安全供水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14 / 6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松嫩平原地下水化学特征 [J].
苑丽华 .
地质与资源, 2006, (02) :122-124+132
[2]   中国东北松嫩平原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与演变规律 [J].
章光新 ;
邓伟 ;
何岩 ;
Ramsis Salama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20-28
[3]   通榆县地方性氟中毒重点病区调查结果分析 [J].
许宏伟 ;
梁宝成 ;
唐红艳 ;
房德秀 ;
张秀丽 ;
张国军 ;
房连营 ;
李军 ;
卢振明 ;
张丽虹 ;
刘忠杰 ;
黄长青 .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5, (05) :311-313
[4]   吉林省通榆、乾安县承压地下水氟污染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 [J].
赵新民 ;
谭文清 .
吉林地质, 2000, (04) :47-50
[5]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王政权编著;.科学出版社.1999,
[6]  
松嫩平原中部地区地下水化学研究.[M].周福俊等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