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翔
机构
[1] 吉林大学珠海学院
关键词
城市化; 产业结构; 协调发展; 兰州市;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12.06.02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121.3 [产业结构];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应用生态系统理论,在阐明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之间协调发展重要性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市化与区域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定量评价模型,对兰州市2000—2009年的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度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未来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近10年来兰州市城市化综合发展指数有较大幅度上升,而产业结构综合发展指数则有下降趋势.从动态趋势看,2000—2007年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度不断提高,由2000—2001年的失调发展到2002年的中等协调和2003年的中等良性协调,2004—2007年达到优质协调,此后又发展为2008年中等协调,在2009年又处于初级协调;从协调发展水平来看,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从2003年开始已经进入初级协调发展阶段;未来趋势分析表明,到2020年兰州市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耦合发展可能达到理想状态.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灰色系统理论及其应用.[M].刘思峰等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研究.[D].张秀梅.南京大学.2011, 10
[3]  
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研究.[D].谢莉芳.南昌大学.2008, 05
[4]  
福建省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接栋正.福建师范大学.2006, 01
[5]   区域经济-环境复合生态系统协调发展动态评价——以连云港为例 [J].
史亚琪 ;
朱晓东 ;
孙翔 ;
李杨帆 ;
魏婷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119-4128
[6]   上海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度研究 [J].
崔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5) :64-69
[7]   基于系统论研究视角的区域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以福建省为例实证分析 [J].
接栋正 ;
陈超 .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38-47
[8]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分析 [J].
于飞 ;
李夕向 ;
郝琳琳 .
商场现代化, 2008, (18) :264-264
[9]   安徽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度的初步分析 [J].
黄友均 ;
许建 ;
黎泽伦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36-738
[10]   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以东北低山丘陵区黑牛河小流域为例 [J].
戴全厚 ;
刘国彬 ;
刘明义 ;
王跃邦 .
地理学报, 2005, (02) :209-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