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异常的匹配滤波分析与构造意义
被引:35
作者:

贺日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郑洪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张季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岩石圈中心
来源:
关键词:
青藏高原;
俯冲过程;
匹配滤波;
北北东向负航磁异常带;
隐伏走滑断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31.2 [磁法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匹配滤波方法重新解释了青藏高原中西部航磁ΔT化极异常数据.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场与局部场分离的最佳深度大约为19km,结合其他地球物理证据分析认为,该深度是上、中地壳间的重要分界面.分离后的区域场特征表明,在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一个北北东向的负异常带.该航磁负异常带显示,大量的热异常导致了青藏高原下的原始岩石圈地幔底部发生了热退磁作用.不论是区域场还是局部场都显示了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侧存在一个重要的隐伏断裂带(大致沿革吉北-改则南-错勤北-申扎北).
引用
收藏
页码:1131 / 11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藏北高原地壳及上地幔导电性结构——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研究结果
[J].
魏文博
;
金胜
;
叶高峰
;
邓明
;
谭捍东
;
Martyn Unsworth
;
Alan GJones
;
John Booker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215-1225

魏文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金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叶高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邓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谭捍东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Martyn Unsworth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Alberta,Edmonton,Canada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Alan GJones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Dublin Institute of Advanced Studies,Dublin,Ireland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John Book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University of 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西昆仑造山带下岩石圈地幔速度结构
[J].
贺日政
;
赵大鹏
;
高锐
;
王宝善
;
齐诚
;
王宝善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3)
:778-787

贺日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赵大鹏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Ehim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宝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Ehim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齐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王宝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Geodynamics Research Center,Ehime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3]
青藏高原中西部板块缝合带航磁特征
[J].
姚正煦
;
周伏洪
;
薛典军
;
刘振军
;
张永军
.
物探与化探,
2002, (03)
:165-170

姚正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周伏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薛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刘振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张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4]
青藏高原中部北北东向深部负磁异常带的成因及其意义
[J].
周伏洪
;
姚正煦
;
刘振军
;
张永军
.
物探与化探,
2002, (01)
:12-16

周伏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姚正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刘振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张永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
[5]
新疆地学断面(独山子-泉水沟)走廊域及邻区地球物理调查综合研究
[J].
高锐
;
管烨
;
贺日政
;
史大年
;
李德兴
;
李秋生
;
卢德源
;
李力军
.
地球学报,
2001, (06)
:527-533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管烨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贺日政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史大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德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秋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卢德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力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6]
藏北地壳东西向结构与“下凹”莫霍面——来自宽角反射剖面的启示
[J].
张中杰
;
王光杰
;
滕吉文
;
陈赟
;
李英康
;
李敬卫
;
范进义
;
S.Klempler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881-888

张中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滕吉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英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敬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范进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S.Klemplerer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7]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尹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球与空间科学系及地球物理与行星物理研究所
[8]
航磁异常的构造解释和华北-塔南-扬子超陆块演化
[J].
张家声
;
劳秋元
;
李燕
.
地学前缘,
1999, (04)
:379-390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劳秋元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北京计算中心,北京,

李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上海,,中国新星石油公司!北京计算中心,北京,
[9]
青藏高原岩石圈结构与地球动力学的30个为什么
[J].
高锐
.
地质论评,
1997, (05)
:460-464

高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
[10]
青海可可西里地区新生代火山岩的岩石特征与时代
[J].
邓万明
;
郑锡澜
;
松本征夫
.
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6, (04)
:2-11

邓万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松本征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