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镇安-旬阳地区汞锑、铅锌、金矿床成因及演化规律浅析

被引:13
作者
李勇
周宗桂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湖北武汉
[3] 湖北武汉
关键词
汞锑、铅锌、金矿床; 矿床成因; 演化规律;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
D O I
10.13686/j.cnki.dzyzy.2003.01.003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陕西镇安-旬阳地区是南秦岭重要的金属矿产地之一,形成的主要金属矿种有铅锌矿、汞锑矿和金矿。它们在物质来源、成矿物化条件和成矿流体性质等方面既有联系又有差异。通过总结该地区的同位素及流体包裹体资料,结合其他地球化学动力学背景分析认为:铅锌矿和金矿物质来源均与海底喷流作用有关,而金矿和汞锑矿则具有相同的成矿背景,它们构成镇安-旬阳地区晚古生代到早中生代的一个互有联系的成因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35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镇旬铅锌矿田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J].
侯满堂 ;
臧世权 ;
张培轩 .
陕西地质, 2002, (01) :39-45
[2]   有利岩性对微细浸染型金矿化的控制作用──以南秦岭金龙山金矿带为例 [J].
赵利青 ;
冯钟燕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07) :563-569
[3]   镇旬铅锌矿田矿物包裹体研究 [J].
臧世权 ;
侯满堂 ;
王文昭 .
陕西地质, 2001, (01) :30-36
[4]   金与铅锌矿化的时空关系及应用 [J].
汪东波 ;
邵世才 ;
刘国平 ;
徐勇 .
矿床地质, 2001, (01) :78-85
[5]  
金龙山-丘岭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秦岭式卡林型金矿成矿动力学机制.[J].张复新;陈衍景;李超;张静;马建秦;李欣.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0, S1
[6]   秦岭镇-旬地区微细浸染型锑金矿床成矿条件及其找矿前景分析 [J].
张复新 ;
马建秦 .
矿产与地质, 1997, (06) :29-37
[7]   海底喷流作用对金富集成矿的意义 [J].
刘家军 ;
郑明华 ;
顾雪祥 ;
周渝峰 ;
林丽 ;
刘建明 .
矿产与地质, 1997, (05) :2-8
[8]   惠家沟地区金矿化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J].
董王仓 .
陕西地质, 1991, (02) :13-28
[9]   陕西秦岭地区泥盆系同生断裂、岩相与海底喷流沉积铅锌矿床 [J].
张复新 ;
王俊发 .
矿床地质, 1991, (03) :217-231
[10]   秦岭古生代陆间裂谷系的演化 [J].
杨森楠 .
地球科学, 1985, (04) :5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