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开启预防医学的大门——纪念路易斯·巴斯德发明狂犬病疫苗130周年

被引:5
作者
杨正时 [1 ,2 ]
房海 [2 ,3 ]
机构
[1]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2] 河北省预防兽医学重点实验室
[3]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关键词
路易斯·巴斯德; 狂犬病疫苗; 预防兽医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92 [医学免疫学];
学科分类号
100102 ;
摘要
路易斯·巴斯德(Louis Pasteur,1822-12-27~1895-09-28)是法国伟大的科学家,他发明了狂犬病疫苗,并于1885年7月6日,首次给被狂犬严重咬伤的9岁男童约瑟夫·迈斯特(Joseph Meister,1876-02-21~1940-06-24)治疗并获得成功。从此,人们普遍将巴斯德使用狂犬病疫苗首次对人进行接种的这一日期(7月6日),作为了人类历史上用人工制备疫苗来征服传染病的时代起点。到2015年7月6日,历史的车轮已经走过了漫长的130年。纵观巴斯德的科学生涯,可以大致划分为3个阶段:11856年前的化学年代;2以1856年研究发酵开始接触到了微生物为起点,进入生命科学年代;3以1865年研究蚕病为起步标志,进入医学(包括兽医学)年代。巴斯德在化学、生命科学、医学乃至农业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与研究,然而使他留芳千古的是病原学说的创立和免疫预防接种的发明。在发明疫苗的探索中,巴斯德找到了开启疫苗大门的钥匙——控制病原体的毒力。他发现了使鸡霍乱病原细菌——多杀巴斯德氏菌(Pasteurella multocida)自然减毒的途径,更可贵的是使炭疽芽孢杆菌发生人为的毒力变异,并成功发明了鸡霍乱疫苗、炭疽减毒疫苗。在对狂犬病疫苗研究中通过采用兔脑传代的方法,建立了由街毒向固定毒演变的狂犬病病毒固定毒经典理论,并成功研制出了安全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同时建立了对狂犬病的巴斯德预防治疗法。狂犬病疫苗百年来虽不断地推陈出新,但巴斯德创造的原理仍为经典的指导原则。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狂犬病疫苗的发展与现状及评述 [J].
杨正时 ;
严子林 .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3, 25 (02) :217-222
[2]  
狂犬病毒在小鼠和人二倍体细胞上传代和适应[J]. 严子林,韩秀娟,纪元吉,宋珍珠,俞永新,李河民,王太江.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1983 (05)
[3]  
病原细菌科学的丰碑[M]. 科学出版社 , 房海, 2015
[4]  
微生物猎人传[M].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 (美) 克鲁伊夫, 2010
[5]  
狂犬病和狂犬病疫苗[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俞永新主编, 2009
[6]  
法定传染病及其免疫预防[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胡方远, 2009
[7]  
病原细菌生物学研究与应用[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张兆山, 2007
[8]  
了解病毒[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陈绳亮, 2004
[9]  
生命科学史[M]. 百花文艺出版社 , (美)洛伊斯·N.玛格纳(LoisN.Magner)著, 2002
[10]  
巴斯德[M]. 花山文艺出版社 , 朱馥芸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