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6 条
产业结构与劳动份额的统一性研究——基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
被引:1
作者:
龚敏
辛明辉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来源:
关键词:
要素替代弹性;
产业结构;
劳动份额;
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5939/j.jujsse.2018.01.jj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通过构建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要素替代弹性影响下产业结构和劳动份额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应"工业化—去工业化—产业结构稳定"三个产业结构阶段,劳动份额有"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1)要素替代弹性的产业间差异可使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由工业向服务业流动,产业结构转型效应又进一步影响劳动份额,这可以解释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劳动份额下降和2007年以后的劳动份额上升现象。2)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容易引起资本替代劳动,这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稳定后的劳动份额下降现象。目前要提高我国劳动份额,应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控制房地产业过热发展等措施,减弱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3+204
+204
页数:1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