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劳动份额的统一性研究——基于要素替代弹性视角的理论模型解释

被引:1
作者
龚敏
辛明辉
机构
[1] 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关键词
要素替代弹性; 产业结构; 劳动份额; 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D O I
10.15939/j.jujsse.2018.01.jj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通过构建两部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在要素替代弹性影响下产业结构和劳动份额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对应"工业化—去工业化—产业结构稳定"三个产业结构阶段,劳动份额有"先降—后升—再降"的变化规律,具体表现为:1)要素替代弹性的产业间差异可使劳动力由农业向工业、由工业向服务业流动,产业结构转型效应又进一步影响劳动份额,这可以解释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劳动份额下降和2007年以后的劳动份额上升现象。2)要素替代弹性的增长容易引起资本替代劳动,这可以解释发达国家在产业结构稳定后的劳动份额下降现象。目前要提高我国劳动份额,应在推动服务业发展的同时,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控制房地产业过热发展等措施,减弱资本对劳动的过度替代。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3+204 +20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结构性货币政策、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稳定 [J].
彭俞超 ;
方意 .
经济研究, 2016, 51 (07) :29-42+86
[2]   要素替代弹性、资本扩张与中国工业行业要素报酬份额变动 [J].
陆菁 ;
刘毅群 .
世界经济, 2016, 39 (03) :118-143
[3]   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劳动收入占比的演化 [J].
于泽 ;
章潇萌 ;
刘凤良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5, 29 (04) :80-91
[4]   二元经济中宏观经济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研究 [J].
李稻葵 ;
徐翔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5, (06) :21-28
[5]   中国要素替代弹性估计 [J].
郝枫 ;
盛卫燕 .
统计研究, 2014, 31 (07) :12-21
[6]   劳动收入份额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J].
王晓霞 ;
白重恩 .
经济学动态, 2014, (03) :107-115
[7]   利率管制与总需求结构失衡 [J].
陈彦斌 ;
陈小亮 ;
陈伟泽 .
经济研究, 2014, 49 (02) :18-31
[8]   价格体系对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影响研究——基于三角分配模型之政策模拟 [J].
郝枫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175-206
[9]   收入差距与中国国民劳动收入变动研究——兼对GDP中劳动份额U型演变规律的一个解释 [J].
王宋涛 ;
魏下海 ;
涂斌 ;
余玲铮 .
经济科学, 2012, (06) :33-47
[10]   资本-劳动替代弹性与地区经济增长——德拉格兰德维尔假说的检验 [J].
陈晓玲 ;
连玉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1) :9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