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宏观特征及其与流域因素及人类活动的关系(Ⅰ)──历史气候及植被因素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许炯心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历史泥沙灾害; 决溢频率; 流域因素; 气候变化; 黄河下游;
D O I
10.13577/j.jnd.2001.0202
中图分类号
X43 [自然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以历史上黄河下游的决溢频率为泥沙灾害的代用指标;研究了黄河下游历史泥沙灾害的宏观特征.研 究表明,气候因素对黄河下游决溢频率有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前,天然植被尚未遭到显著破坏,当湿润指标 增大时,有利于植被的生长,故黄河下游决溢频率减小.10世纪以后,二者的关系与此相反,当湿润指标增 大时,决溢频率也增大,反之亦然.每世纪大旱年颁次与每世纪决溢频次之间呈明显正相关,说明目前受到 各方面广泛关注的黄河下游“小水大灾”现象,在历史上已经存在.干旱时期中,河槽萎缩,一旦大水来 临,很容易发生决溢.以华山松树木年轮指数为气温的代用指标,研究了气温变化与决溢频率变化的关系, 结果表明,在50a的尺度上,当气温降低时,决溢频率增大,反之亦然.人类活动是影响黄河下游泥沙灾害 的重要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文集[M]. 地质出版社 , 吴祥定主编, 1991
[2]  
黄河水利史述要[M]. 水利电力出版社 ,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史述要》编写组 编, 1984
[3]  
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与人文要素的变化. 吴祥定,钮仲勋,王守春等. 海洋出版社 .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