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领导小组”到“委员会”:制度逻辑与政治价值

被引:11
作者
王臻荣
郎明远
机构
[1] 山西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领导小组; 委员会制; 党的领导; 制度逻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共中央印发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并根据改革方案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审计委员会,同时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等更名为委员会。由"领导小组"向"委员会"的制度化转变,体现了党对重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更加突出了党政全新互动关系,并且从中央到地方在党、政两条线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有别、职责同构的运行机制,具有巩固意识形态、优化决策机制、创新体制的重大政治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当代中国政治.[M].林尚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
[2]  
当代中国领导小组制度变迁与现代国家成长.[M].赖静萍.江苏人民出版社.2013,
[3]  
中国式共识型决策.[M].王绍光; 樊鹏;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4]  
制度、精英与共识.[M].陈玲; 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5]  
中国“小组机制”研究.[M].周望; 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
[6]   始终坚持和充分发挥党的独特优势 [J].
习近平 .
求是, 2012, (15) :3-7
[7]   中共历史上的三个“三人团” [J].
李亮 .
党史文苑, 2006, (09) :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