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保险全覆盖对抑制因病致贫返贫的政策效应

被引:45
作者
谢远涛 [1 ]
杨娟 [2 ]
机构
[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
[2]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
关键词
制度全覆盖; 精准扶贫; 双重差分; 倾向得分匹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42.684 []; R197.1 [医疗服务制度];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120404 ; 020204 ; 1004 ; 120402 ;
摘要
"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回答"谁是贫困居民"、"贫困原因是什么"以及"怎么进行针对性帮扶"等难题。阐述第一个问题需要从绝对贫困的定义过渡到发展贫困;阐述第二个问题需要从经济贫困和能力贫困的根源剖析;健康扶贫已经跳出了传统经济贫困的思路,靶向致贫原因,能更好地针对"如何扶贫"提出实施策略。其中,医疗保险制度是健康扶贫的重要抓手,但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在多大程度上助力了"精准扶贫"、"健康扶贫"工作的开展,还需要实证来支撑。以发展贫困为被解释变量,以经济和能力因素为解释变量,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1989—2011年追访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表明:我国推行医疗保险全覆盖,对于抑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具有良好的政策效应;"是否有医疗保险"本身对于贫穷的效应显著为正,拥有医疗保险、医疗保险保费开支使得隐藏的"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显现出来,出现对于贫困的直接效应为正的假象,但综合效果仍然有利于降低贫困;同时,家庭成员的年龄、受教育年限、文化程度、既往病史、疾病类型、疾病程度等变量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有鉴于此,建议在医疗保险制度全覆盖之后,应该适当向特殊病种进行倾斜,提高报销比例;通过扶智来扶贫,以实现在更大范围内消除贫困;重视商业健康保险的重要支撑作用,在政策方面适度倾斜,缓解"税延型"、"税优型"健康保险政策的阻力和压力,通过保单抵押贷款等金融保险创新,抑制"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实现"保险精准扶贫"、"健康扶贫"。
引用
收藏
页码:141 / 15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基层财政支出配置模式有利于农户脱贫吗——来自中国农村家庭追踪调查的证据 [J].
崔景华 ;
李万甫 ;
谢远涛 .
财贸经济, 2018, 39 (02) :21-35
[2]   扶贫工作不可急躁冒进,重在稳步落实 [J].
李长安 .
人民论坛, 2017, (19) :70-72
[3]   农村“贫困-疾病”恶性循环与精准扶贫中链式健康保障体系建设 [J].
左停 ;
徐小言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7, 38 (01) :1-8
[4]   中国农村公共转移收入的减贫效果 [J].
李实 ;
詹鹏 ;
杨灿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3 (05) :71-80
[5]   国内双重差分法的研究现状与潜在问题 [J].
陈林 ;
伍海军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5, 32 (07) :133-148
[6]   基于联合定价模型的奖惩因子的扩展与比较 [J].
谢远涛 ;
李政宵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5, 30 (06) :33-39
[7]   农村老年居民慢性病管理——基于构建新农合慢性病管理体系的视角 [J].
代宝珍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31 (01) :121-133
[8]   大病冲击、经济状况与农户筹资约束相互影响机制研究——基于四川童寺镇1105个农户的调查 [J].
马志雄 ;
丁士军 ;
张银银 ;
卢海阳 .
统计与信息论坛, 2013, (05) :95-100
[9]   我国农村居民疾病与贫困的相互作用分析 [J].
洪秋妹 ;
常向阳 .
农业经济问题, 2010, 31 (04) :85-94+112
[10]   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大病经济成本分析——来自湖北省红安县的证据 [J].
陈玉萍 ;
李哲 ;
丁士军 .
中国农村经济, 2008, (11) :6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