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在晚泥盆世弗拉期(Frasnian)—法门期(Famennian)之交的生物灭绝事件(简称F—F事件)是古生代以来五大生物集群灭绝事件之一,其原因仍含糊不清。碳同位素研究显示,伴随F—F事件全球碳循环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但对中国南方F—F事件地层碳同位素变化特征的认识不够,缺乏系统的研究。对广西桂林杨堤上泥盆统灰岩剖面的碳同位素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上泥盆统存在两次碳同位素正偏移,分别出现在下rhenana带和F—F的界线,其中,出现在F—F界线的碳同位素正偏移与广西垌村以及欧美和非洲等地的上泥盆统F—F界线附近的碳同位素记录一致,且具有相近的变化幅度。进一步对广西桂林附近的杨堤和垌村剖面F—F界线的碳同位素组成变化模式的分析发现,这次正偏移可能是由多次次级变化组成,与F—F事件中生物的灭绝步骤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