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区聚落模式及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例

被引:30
作者
吴秀芹 [1 ,2 ]
张艺潇 [1 ]
吴斌 [1 ,2 ]
张宇清 [1 ,2 ]
方广玲 [1 ]
秦树高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宁夏盐池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关键词
沙区; 聚落; 土地格局; 模式; 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2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选取沙化严重但近期沙化防治效果显著的宁夏盐池县北部风沙区为案例,基于SPOT 5遥感影像将沙区聚落按居民点与周边土地的空间关系分成11种类型,并抽象成3个基本模式(放射状、环状、放射+环状)。同时,构建由3大支撑系统的30项指标组成的聚落人居评价指标体系,对11种类型聚落中的典型案例进行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环状模式聚落的人居环境质量最高,其中又以单环状聚落最优;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次之;放射状聚落相对最差,其中又以居民点与沙地直接接触的有耕地放射状最差。最后,分析了各等级聚落的优势与不足,并结合沙区实际情况提出复杂半放射+半环状聚落中有耕地半放射+半环状的聚落为沙区聚落相对适宜人居的聚落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683 / 1694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分区评价——以河北省为例 [J].
刘玉 ;
刘彦随 ;
王介勇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145-153
[2]   中国农村空心化问题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刘玉 .
地理研究, 2010, 29 (01) :35-42
[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4]   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J].
李伯华 ;
曾菊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 (05) :84-88
[5]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发展类型及其乡村性评价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邹健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26-434
[6]   乡土聚落营造中的人文共识——四川丹巴、道孚藏族民居研究 [J].
范霄鹏 ;
田红云 .
华中建筑, 2008, (09) :223-226
[7]   全新世以来西辽河流域聚落环境选择与人地关系 [J].
韩茂莉 ;
张一 ;
方晨 ;
赵玉蕙 .
地理研究, 2008, (05) :1118-1128+1225
[8]   快速城市化地区农村集中住宅区和生态人居环境建设研究 [J].
李昌浩 ;
朱晓东 ;
李杨帆 ;
王向华 ;
潘涛 .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05) :1-5
[9]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93-1100
[10]   中国传统村落的延续与演变——传统聚落规划的再思考 [J].
马航 .
城市规划学刊, 2006, (01) :1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