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经济圈形成基础和机制研究

被引:10
作者
吴泓 [1 ]
甄峰 [2 ]
于涛方 [3 ]
机构
[1] 东华大学旅游系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会展旅游; 世博会; 经济圈; 长江三角洲; 上海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会展旅游全球性的迅速发展归因于相关的预期经济利益,以及带给旅游目的地的社会、文化、技术等无形利益。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举办将对长江三角洲乃至中国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分析了世博经济特征和效应。其次,探讨了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基础,认为世博经济圈可以被描述为一个多层面(区域、城市和公司)相互联系的城市网络,世博经济圈的形成必须拥有良好的空间结构和组织结构;最后对世博经济圈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提出区域合作机制的创新和完善是世博经济圈形成的重要动力,经由制度创新、文化协调、区域管治,推动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利益主体的融合实现区域共生;通过核心城市的进一步中心化和节点城市的专业化实现更加分散和互补的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信息时代区域空间结构成长机制研究 [J].
刘晓霞 ;
甄峰 ;
张年国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55-158
[2]   2008年北京奥运会旅游经济影响评价 [J].
卞显红 .
华东经济管理, 2005, (03) :106-111
[3]   长江经济带空间结构形成基础及优化研究 [J].
陈修颖 ;
陆林 .
经济地理, 2004, (03) :326-329
[4]   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对策 [J].
石忆邵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1) :6-11
[5]   西方事件及事件旅游研究的概念、内容、方法与启发(上) [J].
戴光全 ;
保继刚 .
旅游学刊, 2003, (05) :26-34
[6]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与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联动发展 [J].
陶希东 ;
赵鸿婕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3, (04) :59-62
[7]   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中国城市经济区 [J].
周一星 ;
张莉 .
地理学报, 2003, (02) :271-284
[8]   会展旅游发展模式之探讨 [J].
王保伦 .
旅游学刊, 2003, (01) :35-39
[9]   城市地区的空间秩序与协调发展——以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为例 [J].
吴良镛 ;
武廷海 .
城市规划, 2002, (12) :18-21
[10]   会展旅游的概念内涵与市场开发 [J].
许峰 .
旅游学刊, 2002, (04)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