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具结”问题研究

被引:9
作者
毋郁东
刘方权
机构
[1] 福建师范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具结; 认罪; 认罚; 从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两高三部"制定的《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刑事案件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工作的办法》将"签署具结书"作为依法从宽处理的条件之一,这一规定使"具结"由传统司法实践中的选择性适用措施进阶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必然适用制度。认罪认罚从宽案件中的具结书为格式文书,具有保证认罪认罚、自愿具结悔过、决定后续程序及证明案件事实四大功能。"具结"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其所实施犯罪行为的自认,具有控辩协商的性质,其法律效力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检察院、法院均产生约束。
引用
收藏
页码:102 / 1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弹劾证据及其在刑事诉讼中的运用.[D].陈意智.西南政法大学.2011, 04
[2]   论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具结书” [J].
陈烽 .
嘉兴学院学报, 2017, 29 (03) :112-116
[3]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亲历观察与思考、建议——基于福清市等地刑事速裁程序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调研 [J].
顾永忠 ;
肖沛权 .
法治研究, 2017, (01) :56-70
[4]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展开 [J].
叶青 ;
吴思远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7, 25 (01) :9-19+171
[5]   辩护律师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有效参与 [J].
韩旭 .
南都学坛, 2016, 36 (06) :65-69
[6]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实施问题研究 [J].
陈光中 .
法律适用, 2016, (11) :9-13
[7]   弹劾证据规则的中国模式——以弹劾侦查人员证言为切入点的分析 [J].
牟绿叶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6 (01) :63-73+161
[9]   案件事实的概念及构成辨析 [J].
刘宗粤 ;
熊志海 .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4, (06) :98-100
[10]   清前期外贸立法中的具结制度研究 [J].
王为东 ;
汪清 .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2002, (05) :35-3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