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衙金矿矿床特征及成因初探

被引:20
作者
蔡新平
刘秉光
李成云
应汉龙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岩体; 构造破碎带; 热液蚀变; 围岩蚀变; 蚀变作用; 灰岩; 低温热液; 角砾岩带; 矿脉; 矿体; 北衙金矿; 矿化带; 成矿带; 成矿地质环境; 马头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北衙金矿为一喜山期斑岩型复合式金矿床,产于三江断褶带与滇中地台西缘弧形构造的结合部位,成矿作用与台缘地壳局部拉张环境下的幔源碱性岩浆活动有直接关系。岩浆房顶部分异的碱质热液对斑岩体的钾交代作用是金的重要物质来源。除了来自岩浆的中—低温热液蚀变及交代作用可以直接形成金矿床外,浅成低温热液循环从已发生矿化的围岩中提取矿化物质,使金发生再富集也是该区矿床形成的重要方式。热液角砾岩带、强烈蚀变的斑岩体内的构造破碎带,围岩内的层间滑脱带和陡倾斜断裂带是赋矿的重要场所,岩溶堆积物的热液蚀变也可以形成重要的矿化体。该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丰富,矿化范围宽,成矿深度大,具有良好的找矿远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9
页数:1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