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

被引:8
作者
张桂芹
刘泽常
王磊
机构
[1] 山东科技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可吸入颗粒物; 产生机理; 源解析; 物理-化学特性;
D O I
10.19758/j.cnki.issn1673-288x.2006.02.013
中图分类号
X513 [粒状污染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指出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与源解析技术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对国内外在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国外对可吸入颗粒物产生机理的研究集中在排放特性的研究、模型的建立、内聚力/分离力的研究和物理-化学特性研究上,国内主要进行了有关可吸入颗粒物基本特性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北京地区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分布特征 [J].
周家斌 ;
王铁冠 ;
黄云碧 ;
毛婷 ;
钟宁宁 ;
张逸 ;
张晓山 .
环境科学研究, 2004, (05) :10-14
[2]   北京市春夏季大气气溶胶的单颗粒分析表征 [J].
肖锐 ;
刘咸德 ;
梁汉东 ;
董树屏 ;
F.Adams .
岩矿测试, 2004, (02) :125-131
[3]   北京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单颗粒的矿物组成特征 [J].
吕森林 ;
邵龙义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3, (04) :421-424
[4]   北京西北城区与清洁对照点夏季大气PM10的微观特征及粒度分布 [J].
邵龙义 ;
时宗波 .
环境科学, 2003, (05) :11-16
[5]   城市秋季大气PM10中的有机污染特征研究——以北京市西北城区为例 [J].
邵龙义 ;
贺桃娥 ;
李红 ;
时宗波 ;
李金娟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03, (04) :45-49
[6]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04)
[7]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J]. 张大年.上海环境科学. 1999 (04)
[8]   北京大气气溶胶单个颗粒的化学表征 [J].
汪安璞 ;
杨淑兰 ;
沙因 .
环境化学, 1996, (06) :48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