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坚青年”和乡村振兴的路径选择——兼论青年研究视角的优势

被引:59
作者
夏柱智
机构
[1]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村青年; 中坚青年; 乡村振兴; 乡村社会; 青年研究;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9.0122
中图分类号
C913.5 [青少年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青年大有可为,这是青年研究在新时代凸显的重要价值之一。在多种因素作用下部分农村青年回流家乡,广泛分布在乡村农业生产、非农业生产和公共服务领域,发挥着构建乡村秩序的功能,形成了独特的"中坚青年"阶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些中坚青年将在"五个振兴"路径中全面地、深入地发挥作用,是参与者、担当者,也是受益者。下一步国家需要通过政治的、政策的和组织的方式激励和支持广大青年参与到乡村振兴实践中来。借此反思青年研究视角,发现青年研究视角具有强烈的价值关怀和可操作的经验研究这两种优势,这可能是很难纳入学科建制的青年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公众认可的重要理由。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新时代青年学科建构与“青年在场” [J].
胡献忠 ;
陈卫东 ;
刘宏森 ;
陈宁 .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12) :38-43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实践价值 [J].
王延隆 ;
李俊奎 .
中国青年研究, 2018, (12) :32-37
[3]   中坚农民支撑的乡村振兴:缘起、功能与路径选择 [J].
杨磊 ;
徐双敏 .
改革, 2018, (10) :60-70
[4]   论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基层中坚干部 [J].
贺雪峰 .
湖湘论坛, 2018, 31 (05) :43-50+2
[6]   “互联网+”时代农村青年电商创业实践研究 [J].
冯明 .
青年探索, 2017, (03) :90-95
[7]   青年研究:在“接地气”中走进青年 [J].
刘宏森 .
青年发展论坛, 2017, 27 (01) :32-42
[8]   青年整体性研究范式的解构与重构 [J].
胡献忠 .
中国青年研究, 2016, (10) :48-51+113
[9]   论中坚农民 [J].
贺雪峰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5 (04) :1-6+131
[10]   资本下乡的政治逻辑与治理逻辑 [J].
王海娟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41 (04) :47-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