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分析及其耐氟喹诺酮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18
作者
吴利先 [1 ]
王国富 [1 ]
卓超 [2 ]
郑行萍 [2 ]
机构
[1] 云南大理学院微生物学教研室
[2]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 铜绿假单胞菌; 氟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6 [杆菌传染病]; R446.5 [微生物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以及对氟喹诺酮类耐药的分子机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E试验法测定83株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从中筛选28株氟喹诺酮类耐药菌,以标准敏感菌株ATCC27853作为质控菌株,PCR扩增gyrA及parC基因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QRDR),扩增产物片段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83株铜绿假单胞菌在痰标本的阳性率最高71.08%;28株氟喹诺酮耐药菌株的gyrA基因在83位(ACC-ATC)有突变,导致氨基酸Thr-Ile的改变;有11株高耐药菌gyrA基因同时在87位(GAC-GGC)有突变,导致氨基酸Asp-Gly的改变;有14株耐药菌株的parC基因在87位有TCG-TTG突变,导致氨基酸由Ser-Leu的改变,未发现parC突变单独存在。结论重症监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对美罗培南保持较高的抑菌活性;而亚胺培南和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滥用,已造成细菌对其耐药率急剧升高,gyrA和parC基因突变与铜绿假单胞菌耐喹诺酮类药物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1 / 3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亚胺培南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机制研究 [J].
熊薇 ;
赖晓全 ;
涂敏 ;
张蓓 .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07, (06) :400-403
[2]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J].
朱雪明 ;
周惠琴 ;
赵胜 ;
严茹红 ;
王敬华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04) :361-365
[3]   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机制的研究 [J].
李智山 ;
邓三季 ;
杨燕 ;
赵建忠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7, (01) :11-13
[4]   医院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亲缘性分析 [J].
王继东 ;
金辉 ;
糜祖煌 ;
郁敏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12) :1337-1339
[5]   铜绿假单胞菌在老年患者中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姚明兰 ;
张瑞琴 ;
张润梅 ;
徐辉 ;
康建邦 .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06, (03) :200-202
[6]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J].
钱小毛 ;
赵仲农 ;
王亚玲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6, (03) :249-251
[7]   重症监护病房革兰阴性杆菌连续六年耐药性监测研究 [J].
卓超 ;
黄文祥 ;
盛家琦 ;
蒋玉富 ;
陈庆宪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11) :36-40
[8]   重症监护病房产VIM-2型金属酶绿脓假单胞菌的研究 [J].
杨青 ;
魏泽庆 ;
俞云松 ;
钟步云 ;
陈亚岗 ;
李兰娟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4, (10) :54-58
[9]   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J].
文细毛 ;
任南 ;
徐秀华 ;
黄勋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04) :4-7
[10]  
Inhibitors of Bacterial Topoisomerases: Mechanisms of Action and Resistance and Clinical Aspects1[J] . Peter Heisig.Planta Med . 2001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