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

被引:17
作者
陈立敏
谭立文
机构
[1] 武汉大学商学院
[2] 武汉大学商学院 武汉市
关键词
产业; 竞争力; 评价; 波特;
D O I
10.19616/j.cnki.bmj.2003.24.001
中图分类号
F112 [世界经济概况];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研究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由于我国加入 WTO 和世界分工转移而具有现实意义。本文将目前最常用的评价方法分为四类进行分析和评述,并指出波特的钻石模型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在进行指标计算的实证方法上有偏差,在整个竞争理论体系中存在的内在矛盾。本文认为,各种不同的评价方法实际上是在评价竞争力定义的四个不同层次,对一国产业进行评价最有效的指标应该是产业利润率、全球市场份额和劳动生产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工业化新时期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 [J].
郭克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2) :5-14
[2]   论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提高对策 [J].
蓝庆新 ;
王述英 .
经济评论, 2003, (01) :119-123
[3]   中国地区工业竞争力评价 [J].
魏后凯 ;
吴利学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11) :54-62
[4]   再论国家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测度体系 [J].
邹薇 .
经济评论, 2002, (03) :12-18
[5]   实现利润优势——中美具有国际竞争力产业的比较 [J].
陈佳贵 ;
张金昌 .
国际贸易, 2002, (05) :21-24
[6]   中国各类出口产业比较优势实证分析 [J].
范爱军 .
中国工业经济, 2002, (02) :55-60
[7]   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结构优化研究 [J].
范纯增 ;
姜虹 .
经济管理, 2002, (02) :25-30
[8]   用出口数据评价国际竞争力的方法研究 [J].
张金昌 .
经济管理, 2001, (20) :17-25
[9]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研究 [J].
任若恩 .
经济研究, 1998, (02) :3-13
[10]   关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初步研究 [J].
任若恩 .
中国软科学, 1996, (09) :7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