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金融资源向农村回流的政策性机制研究

被引:24
作者
程郁
机构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
关键词
农村金融;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乡村振兴; 资金回流;
D O I
10.16528/j.cnki.22-1054/f.201911055
中图分类号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F323.9 [农业资金、农业投资];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在城乡长期发展不平衡条件下,市场化金融资源配置方式会强化资金从农村流出。虽然我国持续推进的农村金融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农村金融服务状况有所改善,但因未能触及根本性的供给制度约束,仍无法破解城乡金融资源"逆向"配置的问题。现行金融体系在满足金融需求上存在一定机制性障碍,主要表现为金融抑制与"有效需求"不足、农信系统支农定位屈从于趋利目标、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支农势单力薄、政策性金融引导效力未能充分发挥及支农信贷政策缺乏激励约束效力等,金融机构对农"放贷难"导致农村"贷款难"。推进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对农业农村优先投入的保障问题,急需推动农村金融供给侧改革,以政策性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投向农业农村。因此,应从重塑政策性金融战略使命、强化对支农为农服务的激励约束、促进正规与非正规金融有机衔接、发挥政府基金先导启动作用及激活农业资本市场等多方面协同推进,建立起引导资金回流、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村镇银行地域布局与服务三农的效应分析 [J].
杨竹清 .
商学研究, 2018, 25 (05) :41-53
[2]   金融扶贫、存款外流与农村金融困境 [J].
周天芸 .
金融发展研究, 2018, (04) :74-79
[3]   目标偏移视角下农村商业银行支农有效性研究——基于湖南省107家农村商业银行的数据 [J].
阳烨 ;
杨胜刚 .
中国软科学, 2018, (02) :42-53
[4]   农信社改革中支农动机偏离的分析与思考 [J].
王彩虹 ;
周立 .
银行家, 2018, (02) :122-125
[5]   双重目标如何影响了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 [J].
周月书 ;
彭媛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7, (04) :102-115
[6]   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网点布局及支农成效研究——基于东中西部355家农村小额贷款公司实证分析 [J].
谭燕芝 ;
眭张媛 ;
张子豪 .
经济问题, 2016, (08) :87-93
[7]   小额贷款公司双重目标的权衡——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分析 [J].
傅昌銮 ;
朱西湖 .
农业经济问题, 2016, 37 (06) :74-80+111
[8]   小额贷款公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与出路选择——基于“小额、分散”和服务“三农、小微”情况调查与思考 [J].
刘鸿伟 .
武汉金融, 2016, (06) :57-60
[9]   中国农村资金净流出的机理、规模与趋势:1978~2012年 [J].
周振 ;
伍振军 ;
孔祥智 .
管理世界, 2015, (01) :63-74
[10]   商业可持续、支农力度与农村信用社新一轮制度变迁——基于苏南农村商业银行的实证分析 [J].
张兵 ;
曹阳 .
中国农村经济, 2010, (06) :8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