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人”范式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得失

被引:26
作者
方福前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北京
关键词
公共选择; 经济人; 政治活动; 多元动机;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01.01.014
中图分类号
F01 [经济学基本问题];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公共选择理论用“经济人”范式来统一分析经济活动和政治活动中的个人行为有助于构建逻辑一贯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有助于理解政治家和官员的行为以及政策。但是 ,只用一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不变动机来概括一切人的行为动机必然要犯以偏概全的错误。一个理论逻辑上的优美并不等于它完全合乎实际。如果说 ,用“经济人”假说来描述经济活动中的人尚有局限性的话 ,那么 ,用“经济人”范式来刻画政治活动中的人就有更大的局限性。在用“经济人”范式来分析个人从事政治活动的动机时 ,需要补充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等学科关于个人的行为动机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公共物品、公共企业和公共选择[M] (澳)休·史卓顿(HughStretton);(澳)莱昂内尔·奥查德(LionelOrchard)著;费朝辉等译;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  
信任[M] (美)弗兰西斯·福山(FrancisFukuyama)著;李宛蓉译; 远方出版社 1998,
[3]  
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学[M] [法]勒帕日 著;李燕生 译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4]  
经济学说史[M] 鲁友章;李宗正 主编 人民出版社 1979,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 人民出版社 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