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土地利用与产业结构变化互动关系研究

被引:73
作者
孔祥斌
张凤荣
李玉兰
姜广辉
颜国强
徐艳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北京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土地利用类型; 土地利用竞争; 主要矛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为了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规律,该文选择北京的海淀区、平谷区和河北省的曲周县作为研究样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下典型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与产业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以第一产业增长为主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主要是农用地与环境用地间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比重增加,城市建设用地稳定,环境用地不断减少;在第一产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机制是农用地内部之间以及建设用地对其它用地类型的竞争,表现为农用地内部耕地面积减少,园地面积增加,建设用地也在不断增加;而在以二、三产业增长为主的经济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机制则主要表现在建设用地与环境用地之间相互竞争农用地,表现为建设用地面积增加,环境用地面积增加,而农用地面积快速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集约化农区近50年耕地数量变化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徐艳 ;
齐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1) :12-20
[2]   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徐萍 ;
吴群 ;
刘勇 ;
胡立兵 .
南京社会科学, 2003, (S2) :340-346
[3]   北京市海淀区土地资源利用的产业格局特征 [J].
刘平辉 ;
郝晋珉 .
资源科学, 2003, (05) :46-51
[4]   集约化农区耕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机制分析——以河北省曲周县为例 [J].
孔祥斌 ;
张凤荣 ;
徐艳 ;
齐伟 .
资源科学, 2003, (03) :57-63
[5]   土地利用分类系统的新模式——依据土地利用的产业结构而进行划分的探讨 [J].
刘平辉 ;
郝晋珉 .
中国土地科学, 2003, (01) :16-26
[6]   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关系研究 [J].
黄贤金 ;
彭补拙 ;
张建新 ;
濮励杰 .
经济地理, 2002, (04) :425-429
[7]   我国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宏观分析 [J].
李平 ;
李秀彬 ;
刘学军 .
地理研究, 2001, (02) :129-138
[8]   北京市城乡过渡地带产业结构演化研究 [J].
宋金平 ;
李丽平 .
地理科学, 2000, (01) :20-26
[9]   深圳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安全分析 [J].
史培军 ;
潘耀忠 ;
陈晋 ;
王平 ;
周武光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293-299
[10]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J].
李秀彬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4) :329-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