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USLE模型的南方丘陵山区土壤侵蚀研究

被引:109
作者
陈思旭 [1 ,2 ]
杨小唤 [1 ]
肖林林 [1 ,2 ]
蔡红艳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南方丘陵山区; RUSLE; GIS;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土壤侵蚀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水土保持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GIS技术和RUSLE模型对南方丘陵山区4个主要省份——湖南、江西、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状况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了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以及与坡度、海拔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内年均土壤侵蚀量为2.46亿t/a,平均土壤侵蚀模数为421.81t/(km2?a);研究区水土保持状况良好,土壤侵蚀面积中,只有13.41%的面积存在着较高程度的侵蚀,局部区域表现为强烈侵蚀;空间上,湖南和江西的土壤侵蚀呈现块状分布,浙江和福建的土壤侵蚀则呈现出点状分布,湖南整体的水土保持状况不如其他3个省份;研究区内土壤侵蚀与坡度和海拔关系密切,微度侵蚀在各海拔和坡度等级下分布面积最大(均大于75%),强度以上的侵蚀分布面积很小(均小于1.5%),坡度1525°和海拔200500m的区域是研究区内土壤侵蚀最为强烈的区域。
引用
收藏
页码:1288 / 129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澜沧江流域土壤侵蚀的空间分布特征 [J].
陈龙 ;
谢高地 ;
张昌顺 ;
李士美 ;
范娜 ;
张彩霞 ;
裴厦 ;
盖力强 .
资源科学, 2012, 34 (07) :1240-1247
[2]   基于遥感和ULSE模型评价1995~2005年江西土壤侵蚀 [J].
齐述华 ;
蒋梅鑫 ;
于秀波 .
中国环境科学 , 2011, (07) :1197-1203
[3]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J].
李占斌 ;
朱冰冰 ;
李鹏 .
土壤学报, 2008, (05) :802-809
[4]   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现状与综合治理对策 [J].
梁音 ;
张斌 ;
潘贤章 ;
史德明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1) :22-27
[5]   基于GIS的红壤丘陵区脆弱生态系统土壤侵蚀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J].
李忠武 ;
张棋 ;
曾光明 ;
朱华 ;
杨静翎 .
资源科学, 2006, (05) :201-206
[6]   区域土壤侵蚀定量研究的国内外进展 [J].
杨勤科 ;
李锐 ;
曹明明 .
地球科学进展, 2006, (08) :849-856
[7]   利用日雨量计算降雨侵蚀力的方法研究 [J].
章文波 ;
谢云 ;
刘宝元 .
地理科学, 2002, (06) :705-711
[8]   中国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规律与土壤允许侵蚀量的研究 [J].
水建国 ;
叶元林 ;
王建红 ;
柳茶茶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2) :179-183
[9]   应用USLE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IDRISI预测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J].
蔡崇法 ;
丁树文 ;
史志华 ;
黄丽 ;
张光远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0, (02) :19-24
[10]   GIS支持下的海南岛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J].
肖寒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赵景柱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1999, (04) :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