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率各向异性疏松砂岩脱砂压裂产能流固耦合模拟

被引:3
作者
曲连忠 [1 ]
程远方 [1 ]
赵益忠 [2 ]
沈海超 [1 ]
贾江鸿 [1 ]
赵寿强 [1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
[2] 胜利油田采油工艺研究院
关键词
渗透率; 各向异性; 疏松砂岩; 压裂产能; 流固耦合;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19 [模拟理论与计算机技术在开发中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2002 ;
摘要
基于广义达西定律,建立渗透率各向异性疏松砂岩脱砂压裂人工裂缝-油藏系统流固耦合模型,对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对储层流固耦合作用及压裂井生产动态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储层渗透率各向异性会显著影响储层有效应力及物性参数的变化及分布;近裂缝壁面处,人工裂缝及渗透率各向异性共同影响储层物性参数变化,远离裂缝处,渗透率各向异性对储层参数变化起主导作用;当储层渗透率主轴方位角由0°增大至90°时,压裂井日产油量先增加后减小,当方位角达到60°左右时日产油量最大;当渗透率主轴方位角为0°时,垂直缝长方向的油藏渗透率对压裂井产能影响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疏松砂岩油藏压裂防砂一体化技术 [J].
智勤功 ;
谢金川 ;
吴琼 ;
高雪峰 ;
陈刚 .
石油钻采工艺, 2007, (02) :57-60+121
[2]   油气流–固耦合渗流研究进展 [J].
同登科 ;
杨河山 ;
柳毓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24) :4594-4602
[3]   水力裂缝层内爆燃压裂油井产能计算模型 [J].
陈德春 ;
孟红霞 ;
张琪 ;
李文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69-73+81
[4]   裂缝性油藏压裂井产能数值模拟模型研究与应用 [J].
李勇明 ;
郭建春 ;
赵金洲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126-128
[5]   压裂防砂工艺的研究及应用 [J].
顾海洪 ;
李金发 ;
邱锐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3, (03) :84-85+8
[6]   七个泉油田油基压裂产能预测与压后评估方法 [J].
贺德才 ;
曹书瑜 ;
佘跃惠 .
钻采工艺, 2003, (01) :40-42+3
[7]   低渗透油藏压裂井动态预测的有限元方法 [J].
蒋廷学 ;
郎兆新 ;
单文文 ;
李安启 .
石油学报, 2002, (05) :53-58+4
[8]   压裂防砂技术在胜利油田的研究和应用 [J].
谢桂学 ;
李行船 ;
杜宝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3) :99-102
[9]   用流固耦合方法研究油藏压裂后应力应变和孔渗特性变化 [J].
范学平 ;
徐向荣 ;
张士诚 .
岩土力学, 2001, (01) :47-50
[10]   地下流固耦合理论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J].
薛世峰 ;
仝兴华 ;
岳伯谦 ;
董波 ;
宋惠珍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2) :109-114+2